等評級機構搞起來之后,等于法國手里又多了一件經濟武器。敢和法國開戰,先給你來點兒主權評級連續降低的震撼。就算不能把對方的國債搞崩,起碼也能讓其融資成本上升,軍費壓力大增。
那么成立評級機構這事兒讓誰來搞比較合適呢?
約瑟夫心中思忖著,首先肯定不能有法國政府的色彩,否則會顯得不夠客觀獨立。
讓索內的那個咨詢公司就挺不錯的,為了進行生產標準化的推廣,其員工已經超過了千人,完全可以從中拆分出一部分,建立一家評級機構。
然后由法國商會出面,聯合各大銀行成立一家評級機構。
另外,就是在法國的盟國成立一家。畢竟要對其他國家進行主權評級,如果評級機構都是法國的,勢必會讓某些國家覺得有黑幕。
不過,無論是由誰牽頭成立,也不管是建在法國還是國外,這些評價機構背后的主導權都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讓索內的公司自然不用說,一開始就是為了推廣生產標準化而搞出來的,成立資金都是自己拿出來的。分出來的評級機構自然是自己控股。
商會這邊根本無法忽視王室的意見,資金也是法儲行出的,拿到控制權也不難。
至于國外的那一家評級機構就需要斟酌一下了,最好能找個當地的機構做白手套,由法國注資進行控股。
地點可以選在西班牙,畢竟是波旁家的親戚。
約瑟夫大致構思了一下評級機構的事情,又繼續跟米拉波說起了工業發展的情況,目光不經意間掃過剛才繪制的折線圖,忽然感覺哪里有些不對。
他拿起那圖表仔細看了看。之前都是密密麻麻的數據,所以很難注意到問題,此時從圖上才發現——去年前9個月都是一路向上,但從10月開始,除了造紙和釀酒之外,其他行業的增長都開始放緩。
他指著圖上的線條,轉頭看向產業大臣:“米拉波伯爵,您看這里,似乎從10月起,工業發展出現了什么問題?”
“是的,殿下。”米拉波忙點頭道,“這也是我今天要向您匯報的主要內容之一。
“工業發展勢頭的確有減緩的趨勢,造成這一局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投資不足。在投資盧森堡鐵礦之后,工業發展基金的賬面上就沒多少錢了。而對工業有興趣的投資人,大多在上半年就已經完成了投資,之后還有一些進入了南尼德蘭煤礦,現在新的投資者已越來越少。”
產業大臣頓了頓,繼續道:“二是,工業投資的回報率偏低,這也導致了新的投資者一直處于觀望狀態,工廠也不愿大規模增加產量。”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