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法國現在有英國那么好的財政局面,完全可以發行特別國債,用來撐過半年的財政空窗。
但法國政府之前為了應付那20多億的債務,把能認購國債的市場早就消耗完了,現在就算把國債利息提到12%,恐怕也很難賣出多少。
約瑟夫也是神色凝重地點頭。按照法國政府每年5億法郎的財政收入估算,至少得一次性籌集2億5千萬,才能開啟取消包稅制度的改革——上半年用這筆錢撐著,下半年就能用上半年收到的稅款維持了。
不過,要想比較保險的話,可能得3億法郎才行。
約瑟夫將后世那些募集資金的案例快速回憶了一遍,銀行、保險、證券等領域應該還有一些牌可打。
他從中初步挑選了幾個備用,對米拉波道:“財政方面的事情我會想辦法的,稅制改革必須盡早推動。
“您可以先聯絡一下支持改革的力量,預先放出風聲進行造勢。我這邊會在下次內閣會議上提出成立稅務局,作為政府接手稅收的起始。
“接下來的事情,要等錢的問題解決之后再繼續。”
“是,殿下。”
巴伊聽到“稅務局”,立刻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殿下,現在所有的稅收工作都是包稅人來完成的,而政府沒有任何收稅的經驗。我擔心,這會令稅收出現混亂。”
當初,路易十四之所以要把收稅的事情交給包稅人,就是因為政府的稅務官能力平庸,到處倒是偷稅漏稅的情況。甚至稅務官和納稅人勾結,收點兒好處費裝進自己口袋,稅就可以不交了。
而包稅人接手之后,提前將一筆錢交給政府,之后自負盈虧,所以對該收的稅絕對一個子兒都不會放過。
約瑟夫露出微笑:“這個我自有辦法解決,您無需擔心。”
對于18世紀的政府來說,如何避免偷稅漏稅絕對是個大難題,但約瑟夫可是看過現成的“教科書”的——后世美國irs的那些手段照著抄一遍就行。
irs就是美國國稅局。后世的美國人有不怕警察的,有不怕官員的,但誰也不敢在irs面前炸刺。曾經有個黑幫大佬,殺人越貨,惡行累累,但就連fbi都拿他沒辦法。最后是irs出馬,很快就把他投進了監獄,最后還將整個黑幫徹底鏟除。
除了irs之外,約瑟夫能動用的稅收“武器”還有很多,例如發票制度,個稅制度,報稅制度等等。
后世的政府稅務部門為了能把稅收上來,可是想出了各種“花活”,連21世紀那些專業避稅的會計都能拿捏,更別說18世紀的納稅人了。
當然,這些也都是理論上的,約瑟夫估計推行稅制改革肯定會出現一些風波,但為了法國的經營環境,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而且,如果能夠取消包稅人制度,每年落在包稅人手里的幾千萬法郎的稅款還能大幅改善法國財政,可謂是一石二鳥,冒些風險也是值得的。
隨后,巴伊又提交了去年的商業發展情況報告。兩名大臣就法國工商業方面的事情向約瑟夫匯報到了深夜,才在埃芒的暗示之下,意猶未盡地告辭離去。
時鐘已經指向了11點半。約瑟夫卻仍在書房里看著手中的報告,不時地拿起桌上的茶杯呷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