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奧默默點頭,這是要在地中海區域最大限度孤立英國,非常符合法國的核心戰略。
“我一定會向陛下建議的。”
塔列朗抬手:“哦,還有個小小的請求。”
“您請說。”
“王太子殿下很喜歡‘風之槍’,所以,如果能得到這種槍的制造技術,他將會非常高興的。”
他說的“風之槍”就是基然都尼氣步槍——一種由意大利裔奧槍械大師巴托洛梅奧基然都尼設計,與燧發槍的外形接近,使用槍托內的壓縮空氣罐來推動槍彈發射的新型武器。
在經過十多年的秘密研發和改進之后,奧地利已于近幾年開始組建“風槍軍團”,裝備了500支氣槍。
這種新槍的威力雖稍遜于燧發槍,但優勢卻極為明顯。
首先是射擊速度。彈倉容量20發,能在半分鐘內全部發射出去。
其次是不受天氣影響,縱然下大暴雨依舊能夠照常射擊。
最后就是發射時不產生硝煙,沒有火光,且聲音極小,便于軍隊進行偷襲、伏擊。
所以這種槍是奧地利皇家軍事委員會非常重視的下一代武器。
當然,約瑟夫之所以要這東西,完全不是看上了其技術先進,想要為法軍裝備。
正相反,他很清楚這種槍看似犀利,其實就是個昂貴的廢物。
主要是這個時代的加工精度根本無法支撐氣槍的要求,精密的閥門和儲氣罐都極易損壞。
從后世的記載看,近半的“風之槍”都會在戰斗中漏氣。
另外就是這種槍在發射30次之后,需要用充氣筒按壓1500次為儲氣罐充氣,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0分鐘。
嗯,就算對面的敵人全都是樹懶,這么長時間也足夠全殲風槍軍團了。
當然,聰明的基然都尼先生想出了應對的辦法,那就是提前準備大量充滿氣的儲氣罐,在士兵發射完之后立刻領用更換。
不到兩分鐘就能換好,之后馬上變回半分鐘20發的“超人”。
然而,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沉重的儲氣罐——大約5磅左右——士兵根本不愿隨身攜帶。那就配套儲氣罐運輸車。
然后實戰的時候發現,士兵領取儲氣罐會引發陣型混亂,敵人往往會趁機發起進攻,風槍軍團都被擊潰的概率超過七成。
歷史上,奧地利在投入大量研發經費之后,終于在幾年后徹底放棄了這種“高精尖武器”。
而約瑟夫此時就是要給皇家軍事委員會的高層們注入信心——連裝備先進的法國人都這么在意“風之槍”,說明它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尤其是英國現在已經仿制出了火帽槍,接下來普奧等國肯定也會投入新槍的研發。
這時候給他們一條不一樣的技術路線,能夠最大限度打亂他們的武器換代進程。
雷奧果然顯得有些遲疑,喃喃道:“您的消息真靈通,連‘風之槍’都知道。不過,我只能幫您問問,軍事委員會的老頑固們可非常珍視這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