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棉花……”
塔列朗立刻說出約瑟夫為他準備的理由,卻故作懊悔狀:“哦,我不該對您說這個。按照計劃,這事兒該在波斯成為你們的附屬國之后再提。”
貝茲貝羅迪科微微皺眉:“希瓦的確有人種植過棉花,但那點兒產量似乎并不值得特別關注。”
塔列朗湊近了他一些,神秘地低聲道:“好吧,我就直說了吧。我們的人對那里進行過勘測,有大量適合種植棉花的土地還未被開發。
“農業學家的意見是,如果全面推廣,產量甚至可以接近美國。”
他對中亞的棉花種植情況沒有任何概念,但既然王太子殿下都這么說了,他相信肯定不會有問題。
當然沒有問題,因為約瑟夫很清楚,從19世紀中葉之后,中亞就是世界的棉花核心產區之一。
那里的土壤和氣候都極適合棉花生長,曾提供了蘇聯70%的棉花消耗,相當于世界棉產量的20%以上。
目前,因為希瓦和布哈拉兩國都不太重視棉花,才導致暫時無人了解那里的情況。
歷史上,等到俄國占領了中亞,立刻就開始強制這里的農民全部轉為種棉。
到了19世紀中葉,連英國也開始眼紅這里的棉花產量。當時,英國入侵阿富汗,有部分原因也是想要把手伸到中亞的棉產地去。
約瑟夫相信,等貝茲貝羅迪科回去之后,俄國立刻就會派人里海東岸核實是否適合種棉花。他們的結論自然也是肯定的。
在這么大的利益驅使下,葉卡捷琳娜二世肯定會全力加速南下的進程。
要知道,紡織品可是這個時代貿易量最大的商品,美國的國家財政幾乎有一半是靠棉花出口支撐的。
俄國借助距離歐洲更近的優勢,成本肯定比美國更低,也就是說,賺得也比美國更多。
這簡直就是俄國無法抗拒的陽謀。
其實,俄國在徹底擊敗波斯之后,還能獲得很多其他的好處。
比如,控制波斯灣的港口,然后從這里出發,直接和遠東進行貿易。這可是歐洲國家最賺錢的貿易路線。
以及,進一步染指阿富汗,從開伯爾山口進軍廣饒的印度半島。
只不過這兩點都會導致俄國直接和英國發生沖突,所以約瑟夫便刻意沒提這些,而是將重點放在了和英國關系不大的里海東岸。
相信這些利益葉卡捷琳娜二世自己應該也能想得到。
塔列朗繼續道:“王太子殿下希望能夠得到優先從貴國購買棉花的特權。
“您知道,我們和英國人在很多產業上都有激烈的競爭。
“而在紡織業方面,英國人始終略勝一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通過賄賂美國政府,得到了北美出產的大部分棉花。當然,還有印度的棉花。
“我們必須獲得穩定的棉花供應,才能確保不被英國紡織廠擠垮。
“目前,我們所能想到的,就只有里海東岸的產區了。”
合情合理,無懈可擊。貝茲貝羅迪科當即舉起了酒杯:
“我會盡快向沙皇陛下匯報此事,并建議讓法國獲得棉花優先采購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