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奧盧隨即率軍北上,對卡比利亞部發起了圍剿。
其實阿爾及爾議會也早就看邁賈納這個“國中之國”不順眼了,這次后者竟意外造反,倒是正中他們下懷。
卡比利亞這個山區里的部族只有十多萬人口,看到阿爾及爾的上萬大軍殺來,頓時嚇得驚慌失措,忙向安納巴的柏柏爾人求助。
待王太子看完了報告,弗尼埃少校繼續道:“殿下,局長大人讓我請示您,是否需要對卡比利亞部族提供支持?”
約瑟夫下意識地便想點頭。
拉瓦萊特的嗅覺非常敏銳,這對法國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
阿爾及爾是巴巴里地區最大的國家,也是法國北非戰略的核心目標。
之前阿爾及爾在英國人的支持下入侵突尼斯時,約瑟夫就已經想順手將其消滅掉了。
不過那時法國最緊要的任務是穩定突尼斯的政局,加上不想引起歐洲諸國的警惕,所以就暫時沒有動手。
現在卡比利亞部倒是將一個絕好的出兵借口送上門來——人家都接受《突尼斯起源分析》里的觀點了,法國作為“羅馬同胞”施以援手,那還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至于其他歐洲國家。
現在的法國要處理北非事務,除了英國之外,怕是不會有誰會有意見。
約瑟夫想到這里,卻突然眉頭微皺。
是的,這對英國來說,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阿爾及爾的軍力雖然不行,但如果英國在后面提供資金和武器援助,法國很可能會在阿爾及爾陷入無休止的游擊戰之中——阿特拉斯山脈貫穿整個阿爾及爾,尤其是西南部,山高而密,其中還有不少部族居住。真要被拖在這種地方,將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而且兩年前摩洛哥還和阿爾及爾建立了攻守同盟。他們也會在英國的授意下,對阿爾及爾西部山區提供支持,甚至直接出兵。
所以,最好是能避免英國人插手。
約瑟夫的臉上浮現出笑意,那就讓英國人忙起來,忙到顧不上北非的程度。
他對弗尼埃少校道:“告訴拉瓦萊特,先不要介入邁賈納的戰事。”
后者顯得有些不甘心:“殿下,可這樣的話,卡比利亞人很可能會被……”
約瑟夫擺手道:“可以派人提醒他們,不要和阿爾及爾軍隊硬拼,先撤進山里。
“如果他們能堅持得住,最多半年之后,或許就能迎來轉機。”
弗尼埃雖是極為不解,但也沒敢多問,很快便領命離去。
約瑟夫待房門關上,取出紙筆,自語道:“看來,波斯那邊的進度要加快才行。”
他開始邊思索邊在紙上寫了起來,而標題處赫然是三個單詞——大博弈。
夜深。
約瑟夫將看著面前剛完成的“大博弈”初稿,卻又皺起了眉:“可是,該由誰去提交給英國政府呢?亞瑟·康諾利現在可能還是個小孩子……”
亞瑟·康諾利正是19世紀最先提出英國中東戰略的情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