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拉的話音未落,便有一部超過三輛馬車大小的機械從車窗側面,向后掠過。
旋即,她又看到在那機械的末端,連著一個十多米高的木制三角架。
她吃驚地從車窗探出頭去,就見在木架的頂端垂下一根巨大的繩索,繩索另一頭則系著一塊足有兩米長的大石板。
約瑟夫看到小姑娘似乎對施工機械很有興趣,便示意埃芒停車。
約莫半分鐘后,那龐大的機械發出低沉的轟鳴聲,從左側的煙囪里,冒出滾滾黑煙。
原來那里安裝的是一部lj26h型蒸汽機。
隨著蒸汽機轉速不斷增加,帶動著絞盤和一系列滑輪組,將三角木架上的繩索緩緩向下拖拽,那塊巨石則逐漸升到了5米多高的半空。
一名帶著黃色半圓形藤編帽子的人吹響哨子,周圍的二十幾名工人立刻將那機器圍住,用力推動底部的三根橫桿。
伴隨著“咯吱”的摩擦聲響,那機器帶著大石塊向前挪動了幾米。
亞歷山德拉這才注意到,這個巨型機械的8只輪子
那鐵軌一直向前延伸,繞著凱旋門的基座,圍成一個橢圓形。軌道的西側,還有另一部巨大的機械在吊放石塊。
“黃帽子”大聲說著什么,蒸汽機再次轟鳴,木架頂端的石塊開始下降,穩穩地落在了正在施工的凱旋門頂端。幾名工人立刻沿腳手架湊了過來,開始用撬棍,調整石塊的位置。
亞歷山德拉指著那部機器,激動地轉頭問約瑟夫道:“殿下,那是什么東西?”
她并非沒見過人力起重機,不過那些都是固定在地上,依靠農奴費力地拖拽繩索,將重物升至高處的。
想要在不同位置吊放東西,就要拆了木架,在需要的地方重新搭建。
并且人力起重機的提升速度非常慢,一塊這么大的石材,通常需要十來分鐘才能升到五米的高度。而眼前的機器,僅用了十來秒就做到了。
約瑟夫為她講解道:“這是一部蒸汽起重機。它能將兩噸重的東西,吊上20米高的地方。”
亞歷山德拉的眼中滿是震驚:“真是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了!
“它,它簡直就像是一個巨人,在魔法的命令下,努力地修建著凱旋門。
“殿下,這部偉大的機械是誰設計的?”
“工程技術協會的3名設計師,還有我。”
沒等小姑娘發出驚呼,約瑟夫忙補充道:“其實,它還有很多缺陷。
“比如吊臂無法轉動,這讓吊放精度只能達到1米左右。并且目前只能將東西升到20米的高度。”
是的,在凱旋門項目開工之后,約瑟夫看到人力吊放石塊低到無法忍受的效率,便提出了這種簡易起重機的設想,而后交給了工程技術協會的人具體設計。
其實,這東西就是將現有的人力吊放裝置,加了個蒸汽機動力,然后放在沿鐵軌移動的底盤上,所以設計難度并不大,三個多月,就造出了第一臺樣機。
不過即便是如此簡易的設計,也讓凱旋門的整體施工速度加快了一倍以上。
約瑟夫也并未就此止步,之后又撥款了十萬法郎,讓技師們繼續改進起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