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呂歇爾用馬鞭指向傳令官喊道:“把所有不是作戰必須的東西全都丟掉!重炮也給我扔了!全軍每天至少要前進2.5里!”
一旁的陶恩奇恩忙道:“將軍,沒有大炮的話我們怎么進攻曼圖亞……”
“等到了倫巴第之后,讓撒丁人為我們補充。”布呂歇爾皺眉道,“現在最重要的是時間!”
很快,大量馬車被推下了山谷,普魯士大軍前進的速度頓時提高了一截。
6天后,布呂歇爾終于在望遠鏡中看見了沒有積雪的圣哥達山口南端,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放松之色。
他朝一旁的驃騎兵團長克萊斯特少校揮手示意:“立刻在山口外圍建立警戒線。”
“是,將軍!”
兩小時后,5個普魯士驃騎兵中隊從阿爾卑斯的山坡上,走了下來。
克萊斯特感受著馬蹄下干燥堅實的地面,正要吩咐幾名上尉散開偵察,突然便有震耳欲聾的巨響從南北兩側的山脊上傳來。
走在最前面的兩名騎兵如同被風吹散的沙土般,瞬間原地消失,只留下大片鮮血飛濺在地上。
“后退!退回去!”克萊斯特忙扯動馬韁,轉頭向山上跑去。
身后的炮聲不斷,又有十幾個普魯士騎兵不幸被炮彈掃中,碎成了無數塊。
布呂歇爾得到騎兵的匯報之后,卻并未立刻放棄。
按照時間來算,法國人很可能也是剛剛趕到。現在,應該趁他們還沒布置好防御陣地,不惜一切代價,沖出去才行。
不多時,皇家第21擲彈兵營的800多名士兵散開朝山口沖去。他們身側還有兩個中隊的驃騎兵負責掩護。
然而,內伊根本沒給他們任何機會。
山口兩側早已架起了28門大炮。陣位都是經過反復挑選出來的,且進行了預瞄,保證彈無虛發。
普魯士擲彈兵雖非常悍勇,但也只沖出了不到400米,便在密集的火炮轟鳴聲中,丟下300多具尸體,退了回去。
其實就算他們能沖到山口處,迎接他們的也將是上萬支奧古斯特1797式獵兵槍。
只有不足一公里寬的山口,每次也就能容納三四千人出來,只需要幾輪齊射,就會被打崩。
布呂歇爾又讓人組織了兩次沖擊,都被迅速壓了回來。
至此,他終于明白自己被堵在了阿爾卑斯山里。
當天晚上,參謀向他報告了軍中剩余物資的統計結果——食物還夠吃14天,彈藥可以進行兩場中等規模的戰役。
布呂歇爾在這里踟躇了半天,便果斷留下兩個團斷后,自己率主力,重新返回瑞士。
瑞士雖然貧瘠,但多少也能找到點兒吃的,在山上卻肯定會被餓死。
在他返程的第三天,和趕來的霍策殘部在茫茫的大雪中,相遇了……
北意大利。
莫羅回望身后寬闊的波河,揮鞭來到了隊伍最前面,對士兵們高聲道:“4年前,奧地利人就在這里被我們打得像兔子般亂竄。現在,我們要重新享受那樣的狩獵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