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爾內克不在意地搖了搖頭,暗道這隊法軍應該是新兵,不但隊列凌亂,還胡亂開槍。
但當他看到自家的步兵線列如同被狂風刮過的枯草般,倒下了一大片時,當即驚得張大了嘴巴。
如此遠的距離竟然有這么高的命中率?!
隨后,法軍竟然停了下來,開始原地裝彈。有射程優勢,傻子才不去利用。
當他們的第二輪齊射又擊斃了七八百名奧地利士兵之后,韋爾內克再也不敢猶豫了,轉頭對傳令官大喝:“全軍前進50步!”
他的中路軍裝備了3千多支風之槍,只要進入了射擊范圍,就能依靠壓倒性的射速,擊潰法國人!
奧軍的陣地前響起鼓聲,士兵們雖然詫異于為何防守戰己方要主動出擊,但仍是果斷地執行了命令。
步兵線列的標準步率是一分鐘70步。這讓奧軍又吃了兩輪齊射,被大炮不斷轟擊的左翼已經出現了崩潰的跡象。
韋爾內克拼命攥緊雙拳,死死盯著己方的左翼,直到聽到軍官舉起佩劍,下令射擊,這才略松了口氣。
還好士兵們挺住了沒有崩潰。
那么接下來,就是己方的反擊了!
就在這時,法軍士兵卻紛紛就近尋找隱蔽物,甚至伏低了身體。
氣槍子彈不斷“嗖嗖”飛過,卻幾乎沒射中幾個人。
韋爾內克頓時怔住,這……怎么像是散兵戰術?
近萬名散兵?!
法國人在開玩笑嗎?!
下一刻,完成裝彈的法國士兵再次從隱蔽物后現身,密集的火光閃爍。
正好法軍騎炮兵也完成了一次齊射。韋爾內克的左翼在米涅彈和炮彈的雙重打擊下終于崩了。
韋爾內克是怎么也想不通,具有人數優勢的步兵線列為何會在對射中,輸給一群散兵。
要知道,散兵通常只是用來騷擾的。一旦對面的步兵線列開始齊射,他們就會撤退,將戰場交給自家步兵線列。
韋爾內克望向法軍后排的步兵線列。竟然只有單薄的兩排,且間隔很大,顯然不是用來決戰的。
他咬了咬牙,對傳令官沉聲道:“全軍正面突擊!用白刃戰撕碎敵人!”
散兵由于站位隨意且相互之間空隙很大,所以在面對步兵線列的集團沖鋒時,很難有抵擋之力。
韋爾內克選擇拼一把。
莫羅的前軍指揮官薩瓦里聽到了對面急促的鼓聲,不禁皺了皺眉,奧地利人要沖上來?
他迅速做出判斷,對傳令官道:“命令士兵們保持自由射擊。”
按照標準作戰模式,在面對敵方抵近沖鋒時,應讓散兵后撤,在線列后方,轉為橫隊。
但剛才的交火中,奧軍已經付出了非常大的傷亡。他相信,在敵人沖到白刃戰的距離之前,就會被徹底擊潰。
很快,超過1萬3千多名奧地利士兵將刺刀斜指向前,大喊著朝法國散兵集群,涌了過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