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都是男子,逮到野兔就會想著給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哪里會想到養起來作為種兔繁殖。
就連徽宗帝都是沒有這樣的想。
回京的路上還在一直不停地感嘆:愛妃怎么這般聰明,朕怎么就沒想到。
“朕真想將愛妃的腦袋打開來看看,里面裝著的究竟是什么。”
陸海棠無語。
自己就是提出個常識性合理化建議,至于這么念叨個不停嗎!
“皇上覺得一個國家變強大的基礎是什么?”
徽宗帝不解陸海棠為何突然問這個。
蹙眉略一思忖,脫口而出:“百姓富足,軍隊強大。”
陸海棠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接著道:“皇上說的沒錯,不過只憑百姓富足、軍隊強大還遠遠不夠。”
“為何?愛妃詳細與朕說說。”
徽宗帝頗為疑惑,謙虛的‘求知欲’倒是讓陸海棠沒有想到。
“一個國家要強大,百姓豐衣足食,軍事力量強大必不可少,但還要在此基礎上發展經濟、文化傳播,以及教育的普及和民眾團結。”
徽宗帝眉心微蹙,在慢慢的消化陸海棠所說的這些陌生詞匯,像軍事力量、文化傳播之類——
消化了一陣,才不解的開口:“愛妃說的百姓豐衣足食,軍事力量強大還有民眾團結,這些個朕都明白,只是那文化傳播和教育普及又有何意義?”
路途遙遠,干巴巴的坐在馬車里也是枯燥無味,陸海棠索性耐心的給徽宗帝普及。
“文化是國家的靈魂,能夠聚集民眾的精神,激發民眾自豪感。
文化的傳播和創新更是能夠讓國家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至于教育普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所謂知書達理(禮),講的是有文化教養才通曉禮儀規范,從而講道理,明白事理。”
“若是百姓人人都知書達理,就會少雞鳴狗盜之人。人人都腳踏實地的做事,何愁不富足。”
陸海棠的一番普及,再次讓徽宗帝陷入沉思。
陸海棠也靠在馬車里,閉目養神。
不知過了多久,徽宗帝似呢喃一般的聲音響起。
“愛妃說的教育普及,是讓家家戶戶的百姓都進學堂讀書?”
陸海棠撩起眼眸看向徽宗帝,見著后者眉心都要擰成了疙瘩。
覺察到陸海棠睜眼,徽宗帝抬頭看向她:“愛妃所說的可是這個意思?”
陸海棠點頭:“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大概’指的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總不能讓一把年紀的老人家背著書包,唱著‘太陽當空照’,蹦蹦跳跳的去上學吧。
想到那樣的畫面,陸海棠忍不住笑了出來。
“朕可是理解錯了愛妃的意思?”徽宗帝不解的問道。
陸海棠連忙揮走腦子里亂七八糟的畫面。
“沒有,皇上理解能力很強。”
為了讓徽宗帝信服,陸海棠還對著他比了大大的贊。
“那愛妃又為何要笑朕?”徽宗帝就更不解了。
小皇上這么敏感嗎?
難怪說自古君王多疑。
“我是在笑,皇上的眉心都能夾死蒼蠅了。”
陸海棠強行找補。
用兩根手指頭把徽宗帝聚攏在一起的‘小山’強行推平。
徽宗帝順勢將陸海棠的手握住,拉下來裹在掌心。
“得以愛妃這般冰雪聰明的賢內助,朕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