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郊區,出租小院里。
對于堂哥的好意,王可最終還是婉拒了。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畢竟是一年能掙一百多萬的服裝廠,已經算是不錯啦。
20%股份的分紅,一年也有兩三十萬。
但對他而言卻有些不夠看,而且他不想在親戚生意中參與過深,也沒有心思去管。
幫一些忙可以,有利益關聯還是算了。
人心莫測,有時候親情更復雜,尤其是摻雜了金錢利益之后,不摻和可以避免以后產生一些麻煩事。
現在看一年賺一百多萬是不多,但以后賺幾千萬,甚至上億。
那20%的股份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如果其以后反悔心里膈應,或者扯虎皮拉大旗,直接把找他幫忙當成理所當然。
那就太沒有必要啦。
人和人之間往往都是“共患難容易,同富貴難”,為了不讓彼此都不舒服,索性一開始就杜絕后患。
他自己不差那一點錢,心里也坦蕩一些。
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反正他是一點沒有占便宜,你們辛苦掙的錢都是你們自己的,所以不要覺得找他幫忙就是應該的。
“算了,二哥、二嫂,你們的服裝廠好好經營就行,現在發展已經進入正軌,我就不橫插一腳了。”
王賀聞言表示道:“小可,你那些錢沒還給你,也算買設備投資進廠里啦,分給你20%的干股也是應該的。”
二嫂點頭附和道:“對啊,之前說還給你的,但你沒要,還讓我們投資更換設備、招人擴大規模,后面又幫忙給聯系了合作商。”
“現在廠子慢慢發展起來,我和你哥就商量之前借的錢不還你了,算成20%的股份,然后每年給你分紅。”
王可擺擺手,哈哈笑了一下。
“一碼事是一碼事,這借的錢不能算投資的錢,當初是你們做生意周轉,我也不急著要,現在你們手里有閑錢還回來就行。”
他對于股份是真的不想要,心里也有很多考慮。
接下來,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地客氣起來。
一方想讓收下股份,一方又不想收。
而王振則坐在旁邊沒怎么說話,一直看著事態的發展。
這種情況,他也不好搭話。
……
雙方一連客氣了好一會兒。
但經過堂哥王賀夫妻倆的一番勸說,王可也始終沒有松口。
最后,只讓堂哥王賀還當初借的30萬就行。
而看到他的態度如此堅決,王賀也只能就此作罷。
總之人有不同,各有各的心思和打算。
王可笑道:“哈哈,咱們一家人也不用這么客氣,二哥二嫂的心意,我心領了。”
“現在服裝廠好起來,我非常高興,這是你們這幾年打拼的事業,也希望以后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吧。”
對此,王賀夫妻倆笑著應了一聲,并表態說非常感激王可。
這時,王振也笑著開口道:“確實得感謝一下小可啊,咱們一大家子有現在的好日子和奔頭,小可是家里最大的功臣。”
這幾年家里的變化,他們都看在眼里。
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得益于王可的崛起,他們都跟著從底層的溫飽走向中產階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