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一行人在倉庫看完木料。
看著到了中午,作為東道主的姚建福邀請他們一起去酒店吃午餐。
一番把酒言歡之后。
下午兩點多,眾人又來到了木材和家具的加工廠。
這個大型加工廠距離木材倉庫沒多遠,也是為了方便原木運輸加工。
在這里,王可看到了黃玉河拍攝照片上的家具實物。
那種木頭特有的質感和美感確實很漂亮。
這里的家具有成品,也有半成品。
但最多的還是已經加工成板材的木料,制作家具需要在板材上選材,畫出家具部件的形狀進行切割和打磨。
過程中要避開木料上的裂紋、孔洞等瑕疵,在選擇好紋理的同時,還要合理規劃木材原料的使用。
在取舍之間最大限度的利用,不能浪費價值不菲的名貴木料。
相同的材料在不同木匠師傅手中,木材的利用率和家具的成品率也是不一樣的。
而利用率越高,木材的損耗就少,做出的成品家具就越多。
厲害的老師傅就能比一般手藝人多出一兩件家具。
在王可他們欣賞家具的時候。
旁邊的姚建福一直跟著解說和介紹。
家具加工廠里,每個區域均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紅木家具制作一般分為七大工藝,從始至終分別為干燥板材,選料開料,榫卯工序,雕刻工序,家具組裝,刮磨工序,以及最后的上蠟工序。”
“一件紅木家具的制作耗費時間長,工藝繁瑣麻煩,需要手藝人高超的技術,真正的精品紅木家具,幾乎不使用一顆鐵釘!”
“全靠匠人巧手打造的榫頭和卯眼精密咬合,好的紅木家具還講究‘型、材、藝、韻’,給人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的感覺。”
“王總,你看這個……”
……
“紅木家具”作為華夏傳統家具的代表,明清時代那些流芳百世的家具作品基本夯實了數百年的紅木文化。
特別是紅色所代表的寓意和價值認同,一直以來都備受推崇。
其深沉的色彩、細膩的紋理,以及獨特的韻味,使得它在眾多家具中脫穎而出。
再加上原材料的稀缺性和制作工藝的精湛性,紅木家具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尤其是在現在的藝術品投資領域。
紅木家具已經成為了眾多收藏家的寵兒。
總之,從木材到一件完整的紅木家具,首先要由設計師的設計開發。
然后從開料到打磨、打蠟等,中間一共需要經歷幾十道工序的流程,歷時幾個月的漫長生產制作周期。
可謂是“費工費料,耗時耗力”。
對此,王可還親自上手體驗了一下。
“呵呵,這有的活,我小時候還干過,我小姑夫以前就是個木匠手藝人,現在家里還有這些干活的家伙什呢。”
“不過如今也轉行不干啦,大家都是直接買現成的,沒啥人再花錢請木匠專門打造家具了,最多就是凳子之類一些小物件。”
黃玉河聞言笑道:“哦,看來阿可你小時候的經歷還豐富呀,木匠活都干過。”
王可哈哈一笑。
“有很多大人剩下的廢木料,拿著工具瞎搗鼓唄,有時也會給大人幫點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