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無理還要攪三分的人,就不能讓著他們。
自以為多了不起,所有人都要看他眼色。
自己做錯了事不僅不思悔改,還強詞奪理倒打一耙。
最后,王可表示道:“不和解,讓有關部門按相關程序處理吧。”
“發生車禍也是他們不按交規引起的,我們本來就是有理的一方,我們的損失還沒跟他們要呢,他們倒還反咬一口了。”
聽到老板的態度和安排,李子興在電話中應了一聲。
隨后,又在電話中說了幾句便掛斷電話。
看著兒子王可放下手機,王媽開口詢問道:“怎么了小可?我聽你打電話說出誰車禍了,還要賠錢拘留什么的。”
剛才從打電話開始,她和丈夫兩人就停下了言語交鋒。
但在旁邊也沒聽明白啥情況啊。
王爸也出言問道:“具體怎么回事,怎么還能發生車禍,誰跟誰打起來了,小可你的司機嗎?”
王可解釋道:“就中午十二點左右,在東外環的路口,我們正常過紅綠燈。”
“然后一個老大媽開著三輪電動車不看燈也不看車,從旁邊直接就拐彎過路口,有一輛車為了躲避,跟對面來車撞上。”
“海洋開著車跟在那輛車后面,他當時踩剎車也來不及了,所以撞上了電動車,不過除了車出現碰撞受損,人都沒事。”
“后來最前面那輛車的車主跟老大媽發生口角就動手打了起來,海洋在旁邊上去拉架,我們兩輛車在后面沒啥事就繞路回來。”
他大概講了一下他了解的事故過程。
接著又說了一下后面發生的事兒。
后面電話知道的事情就比較氣人了,被老大媽和其家屬倒打一耙索賠。
他們成了無辜受害者,有錯的都是別人。
王爸聽完之后有些氣憤。
“這些在馬路上橫沖直撞的人就是害人害己,不出事還好,一出事說不定命都沒了,每年因車禍死的人還少啊?”
“尤其是農村的老頭老太太,眼神不好耳朵也聾,這大馬路就跟他們家一樣,想咋走就咋走,死了還能撈一筆錢。”
他們這里是三省交界處,來來往往都是各種運貨的大型拖掛車。
十里八鄉的經常聽到國道上撞死人了。
大馬路那么寬,就不走邊上的非機動車道,非的往里面車道湊。
這出了事,不是妥妥的雞蛋碰石頭嗎?
王媽接口道:“攤上這種事能惡囊死人了,我就不讓你爸開那么快的車,指不定從哪里竄出來啥人,開的慢也能及時剎車。”
“現在啥人都有,看新聞經常有碰瓷訛人的,咱們鄉下也有這事,不過十里八鄉都有親戚,找人能說開,外地人就得賠錢了。”
人受點小傷都沒事,一旦嚴重可就真攤上大事了。
對于老爸老媽說的情況,王可也都知道。
一般都上了年紀的在路上橫沖直撞,啥都不管把生死置之度外。
甚至有還抱著大賺一筆的想法。
農村人周圍都是沾親帶故的,出點啥事找中間人都能說和,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攤上這種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
但對外地人則不一樣,都是幫親不幫理。
所以很多跑大車的司機都很有經驗,在農村一出事趕緊打120、110,然后人躲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