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王爸也是非常無奈。
隨即沒好氣的表示道:“哼,你以為我想管閑事呀,我也是被煩的不行。”
“這村里總是接二連三的打來電話,我能自己解決的事就盡量不打擾你忙,但拿不定主意只能找你了。”
以前自家在村里根本不起眼,也沒誰把他王建勝當個人物。
但自從兒子王可發達有錢之后,立馬不一樣了,說話做事變得舉足輕重,別人都開始看他臉色行事。
然后各種各樣煩心事也都找上門來。
一開始因為鄉里鄉親怕被說閑話,有些事都是想著盡量幫一幫。
不過,老好人不好當呀!
很多時候出錢出力還落不到好,別人不領情認為是理所當然。
后面心寒就變成有選擇性的幫忙。
盡管如此,還是有絡繹不絕的村里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找他。
而像王應勇這段時間頻繁聯系找幫忙的更是只此一例。
當然說煩歸煩,人家也確實是真有事。
“爸,要我說你沒啥事就少回村里,不然還會有一堆事找你,人不經常聯系,等時間一長,關系就逐漸疏遠了。”
“若即若離有了距離感,就能減少很多麻煩,沒什么要命的大事也不會想起你。”
王可覺得人還是要有自己的行事原則。
而且人際交往不能太好說話了,不然就給別人一種好欺負的感覺。
雖然做一個老好人看似是友好和善良的表現,但過度迎合他人會對自己的心態和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在生活中有原則、有脾氣的人,不僅能讓自己不受委屈,也更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為人處事的簡單道理,王爸心里很明白。
不過,很多時候還是抹不開情面和同村同宗的聯系,往往會出于同情而心軟。
“現在和你媽我們已經很少回去了,一個月能回去個兩三次,平時都是待在縣城里。”
以前回去的很頻繁,基本上每個星期都回村里一兩趟。
而如今一個月可能也就有事回去兩三次。
“等后面就別待在縣城了,搬到泉城跟我一起住吧,家里人多也熱鬧,妮妮和妞妞馬上能跑了,也幫我們看看孩子。”
王爸聽到兩個孫女,心情馬上好了很多。
“哈哈,行,妮妮她倆馬上九個月了吧。”
“去年農歷六月初生的,現在年過去馬上三月份,再過幾個月就滿周歲,一眨眼過的真快呀!”
小孩子從出生就是一天一個樣,成長的太快了,現在馬上就能滿地跑。
等孩子大了,也意味著他們老了。
再過兩年,他就年過半百,等于是黃土埋了半截啦。
電話中,王可跟父親又聊了聊孩子的事。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家人們的快樂源泉,隔輩親在父母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掛斷了電話后,王可揉了揉太陽穴,一時間感觸頗深。
人的年紀一大也變得多愁善感起來。
父母也逐漸從中年走向老年。
隨即馬上回過神來,旁邊會議室里還忙著開會呢。
他這一通電話打了半個多小時。
有些耽誤事了。
隨后,便趕緊返回會議室繼續開會討論醫藥產業投資的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