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沒餓,在外面吃過飯才回來的。”
郝建軍的目光落在車身上,注意到了一些泥灰:“車有些臟了,我洗洗吧,專門弄了個停車場和水龍頭。”
“爸,不洗也沒事的,說不定下一場雨就洗干凈了。”郝強表示無所謂,買回來那一會兒,他的確比較愛干凈,經常開到洗車店洗。
買車還沒到兩個月,那份新鮮感逐漸消退,他就變懶了。
“太臟了,還是要洗洗的,我拿毛巾擦洗就行,鎮上可沒有洗車店,只能自己洗。”郝建軍搖頭,上百萬的車子啊,得好好愛護才行,轉身向兒子說,“你去忙吧,這里交給我。”
“那隨你吧,放點洗潔精洗更快一些。”郝強笑呵呵說道,對父親來說,也許洗車就是享受。
要是不讓他洗,估計心里不爽快。
郝強只是把雞和鴨從后車廂里拿下來,暫時不搬行李和年貨,母親還問他哪里買的青頭鴨,七八斤都有了,挺有眼光的。
“我送吳海回家,他媽給的雞和鴨。”
劉鳳清責怪道:“怎么亂拿人家東西呢。”
“我給了一些年貨,他媽就硬塞了雞和鴨,本來還想多送兩只呢。”
“哦,禮尚往來啊,也好。”劉鳳清聽完后,欣慰地笑了,還以為兒子不懂做事呢。
郝建軍這邊,先檢查車門是否關好,隨后拿起水管,輕輕一擰水龍頭,水流便噴涌而出,打算先沖洗車上的泥灰。
郝強看老爸樂滋滋地洗車,跟他小時候得到一個玩具一樣開心。
也許,車子對他來說,就是一家人辛勤付出和生活改善的象征,也是面子工程。
“兒子,車子要燒紙祈福嗎?”
劉鳳清把雞鴨放進家里籠子后,又出門,向站在門檻的兒子問道,“我看人家買新車,都要在后視鏡上掛紅絲帶的。”
當地農村人買了新車,要放炮、上香、燒紙祈福。
這樣的習俗,在廣大農村地區并不罕見,就是保佑平安吧。
對于許多農村家庭來說,車不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
有些農村,買了新車后,可能不僅要請客吃飯,還有著一些稀奇古怪的風俗。
比如有些村民,可能會抓一個大公雞,然后用刀把公雞脖子割開在新車前面滴幾滴血。
郝強對于這些傳統儀式并不太感冒:“媽,不用折騰的,別掛紅絲帶,太土了,別人還以為咱沒見過車呢。
今后咱家新車會越來越多,不就是一輛交通工具嘛。”
劉鳳清眉頭一皺,說道:“兒子,儀式還是要做一些的,保平安,這事你聽老人安排。”
正在洗車的郝建軍也說道:“兒啊,你嫌掛紅絲帶丑,咱就不掛了,但儀式還是要做的,我贊同你媽的意見。”
“行吧,放鞭炮時,遠離車子就好,別剛開回來,就把車子給燒了,給人笑話,到時候出行沒車又不方便了。”郝強聽到不掛紅絲帶,他就沒啥意見了,父母愛折騰就隨他們吧。
說完后,他想瞧一瞧房子裝修得怎么樣。
樓房外墻并沒有貼瓷磚,就涂抹灰漿而已。
正當郝強準備踏入院子時,兩只小狼狗突然沖上前來,狂吠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