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強實驗了一個下午,快到下班時才離開,留下不斷被震驚的員工。
“老板真厲害,感覺啥都懂,他不是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嗎?”一位工程師略有疑惑。
“董事長懂得可多了,要不怎么叫董事長呢。”一位員工笑呵呵說道,“我可沒拍他馬屁,剛剛大二,看得懂cad圖和三維圖,懂5s,懂焊接工藝、機加工工藝和下料工藝,玩鋰電池,那更溜了。”
“嗯,把老板當成天才就行了,在他身上,一切都有可能。”
“最難得的是,老板沒有架子,親自跟咱們一起實驗,不怕臟。要是一般年輕富豪,估計在ktv泡妹子了。”
“老板的成績可是專業第一啊,四級都能考滿分,變態一個,咱們把他當成青北里天才中的天才就對了。”
“是的,不要以他所學專業猜測他的知識量,說不定人家業余時間學了很多行業知識。”
工程師們經常被郝強那淵博的知識量所驚訝,千萬不要以為他年輕就不懂,說不定人家比你還專業。
不少工程師們在入職之前,還是有些傲氣的,但很快被郝強折服了。
不說別的,公司那么多人,好像他都能叫出誰的名字。
隨著郝強的參加,各項科研工作進展比較順利。
到了9月27日,
f1電動摩托車經過無數次路測,整車優化數次后,郝強三次驗收,才真正定型下來。
定型之后,開始設計和制作工裝夾具,想辦法把它批量生產出來。
9月28日,
郝強參加工裝夾具設計討論會,他在會上強調:“所有設計的工裝夾具,都要經過工藝評審,沒有經過評審,不得直接生產。
我們的產品是大批量生產,每個零部件生產效率快幾秒鐘,或者返修率降低一點,生產成本就要低許多。”
他在機械工廠工作過,發現很多工裝夾具不好用,制作出來后還要修修改改。
很多設計師覺得產品設計要嚴格,但到設計工裝夾具時就可以松懈一些。
他接著強調:“我對工裝夾具還有三點要求:
第一,所有設計師,必須跟蹤自己設計的夾具,制作出來后,親自裝夾,檢查好用不好用;
第二,輕量化;
第三,設計吊裝點或托盤叉車起托點,要方便工人安裝搬運。”
會后,摩托車公司副總林巖親自盯著工裝夾具設計工作,親自參與每套工裝夾具的評審工作。
其實,老板的苛刻要求是對的。
在f1定型之前,不斷地試車,就是為了優化車型,生產更容易一些,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還有半個月,f1就要在廣交會上進行展覽。
林巖還是很渴望能拿到大訂單,可不僅僅是展覽。
兩天后,國慶到來。
學校放假,未來科技集團也放假,人間煙火員工照常上班。
公司給每位員工發放兩百塊錢超市購物券。
兩周前是中秋節,公司給員工也發放了兩百元超市購物券,讓員工自己買月餅。
月餅買不好,還會被員工吐槽,郝強干脆決定發放購物券。
要是發放現金,員工不舍得消費,發放購物券,就是逼著員工消費。
公司支出是一樣的,但員工幸福度是不一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