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九點多,郝強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
他的同班同學告訴他,有不少媒體記者在學校大門口守著,希望能采訪他。
同時,在未來科技集團的大門口,也有幾位媒體記者在蹲守。
郝強知道,如果不接受采訪,這些記者可能還會繼續守幾天。
如果是正能量報道的話,他也不抗拒媒體采訪,反而希望能借此機會宣傳他的公司和產品。
郝強打電話給人事部,吩咐接待這些無冕之王。
隨后,郝強驅車前往集團總部,會見了這些記者。
“工廠這邊正在投資擴建,沒有什么招待大家的地方,請各位見諒。”雖然郝強不太喜歡這些媒體記者,但還是說明一下,免得他們報道公司資金斷裂,沒錢建造辦公樓。
“郝先生客氣了,此次采訪,多有打擾。”一位記者客氣地說道。
“是的,郝先生愿意來見我們,那是我們的榮幸,怎么能要求其他的呢。”有記者附和道。
郝強微笑著與現場幾位記者握手,開始采訪。
十五分鐘后,郝強結束采訪,稱還有工作需要處理。
得到采訪信息的媒體記者也離開了未來科技集團。
在他們離開之前,人事部秋雪雅給每位記者送了一點小禮品,希望他們多正面報道公司的產品。
董事長不宜向媒體記者說這些事情,但下屬必須懂得老板的想法。
秋雪雅非常了解老板,如果對公司沒有好處,他是不太想接受媒體記者的采訪的。
所以,當郝強看到她安排送禮品并示意多報道公司產品后,他微笑點頭,表示她做得對。
采訪結束后,郝強指示林巖委托廣告公司拍攝一張宣傳海報,主題為:“我們的目標:駛向未來!”
海報中的騎手正是郝強本人,他決定親自為公司的產品代言。
既然熱點新聞帶來了這么高的關注度,不利用一下怎么對得起這波熱度呢。
宣傳海報制作得非常迅速,僅一天時間就完成了。
公司隨后將印刷好的海報寄往一百家授權店,并指示各店長負責宣傳。
自開業以來,各授權店的生意非常好,銷量排在前列的店鋪,平均日銷量達到三四輛。
而銷量稍差的店鋪,平均每日也能賣出一輛車。
郝強的舅舅劉祥,平均每天能賣兩三輛車,每天毛利上千塊錢。
除了整車銷售,他還賣頭盔、雨衣、防雨罩、后尾箱等衍生產品,這些都是未來摩托車公司推薦的產品。未來摩托車公司的文化衫,價格實惠但質量非常好,時尚又實用,一上市就吸引了不少顧客購買。
文化衫上印有未來摩托車的車標和廣告,顧客穿上之后就相當于行走的廣告,為公司做了很好的宣傳。
與此同時,各家門店更換了宣傳海報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未來摩托車這個品牌。
之前,當地民眾知道城鎮上開了一家電動摩托車店,但大多數人不了解這個品牌,也不知道它與郝強有什么關系。看過郝強的采訪節目后,他們才知道未來摩托車是郝強旗下公司的產品,而不是一個雜牌電動摩托車。
當然,那些老顧客使用后的評價都不錯,口碑逐漸傳開,吸引了不少新顧客專門為了好口碑而購買。
如此,各家門店銷售不錯,日銷量達到兩百輛車以上,再加上公司需要囤貨出口,產能嚴重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