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我擺的球很圓,彈性好,收縮自如,可見問題出在球上。”
鄭總暗指郝強為人過于剛直,不夠圓滑,而剛才的球,就比如他自己。
“哈哈,說得有理。”許老板爽朗大笑,先前被拒絕的尷尬一掃而空。
事實上,這些年來,他頻繁奔走貸款和融資,被拒絕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
廣交會后,郝強把精力重新投入科研事宜。
幾天后,5月3日,未來摩托車公司迎來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三期工廠正式投入運營。
這座占地200畝的現代化工廠采用了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預計年產能將達到驚人的150萬輛電動摩托車,而僅需約2000名員工即可實現這一目標。
為確保生產質量,首批500名員工在正式上崗前接受了為期近一個月的培訓。
與此同時,未來摩托車公司向內部人員開放授權店,總計900家授權店將分四批逐步開放。
公司對這些新授權店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涵蓋店主資質、店面裝修等多個方面。
只有通過專業培訓并達到公司要求的店主,才能獲得正式供貨資格。
這種嚴格的準入機制旨在確保每家授權店都能充分展現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務理念。
不僅如此,公司還對現有授權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符合現有條件的就要升級,為即將到來的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做好準備。
大部分老板都明白道理,外人知道你生意賺錢了,也想進入這個行業搶蛋糕。
要是不想被人搶蛋糕,那就設定更高的門檻,面積更大、裝修更好的鋪面,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和豐富的邊緣產品。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未來摩托車公司可以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這就跟城鎮的超市越開越大一樣,要是直接一步到位,外來投資者看到后,也不敢進入其中競爭。
郝強和林巖在車間巡邏了一圈,一絲不茍地檢查每個生產環節。
“我們要循序漸進,”郝強語重心長地對林巖說,“遇到問題就必須解決,即便需要停產也在所不惜。
絕不能為追求產能而犧牲質量,我們好不容易建立的口碑,不能因為一粒老鼠屎而毀一鍋湯。”
“是的,質量就是我們公司的生命線。”林巖深以為然,對董事長的理念深表贊同。
他暗自慶幸,與老板理念相通使得工作更加默契輕松。
若是遇到那種只顧壓縮成本、一味追求產能的老板,管理起來必定困難重重。
“未來,我們要進軍更廣闊的新能源領域。每一個優質產品,每一次滿意的客戶體驗,都是我們在為'未來'這個品牌積累信譽和口碑。”郝強鄭重其事地說,“賣電動摩托車賣不了多少年,我們還會使用‘未來’這個品牌。
也可以說,電動摩托車只是我們宏大藍圖中的一道開胃小菜,我們的目光要放得更遠。”
林巖若有所思地點頭,感覺董事長在下一盤棋子,運籌帷幄,布局未來。
這樣有遠見卓識和戰略思維的老板真不多,更是實干家,都是企業能夠成為行業標桿的必要因素。
林巖深感振奮,他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在管理一家電動摩托車工廠,而是在參與一個宏大的未來藍圖的繪制。
而他自己,就是執行人,是董事長手里的那支筆。
最后,郝強向林巖交代道:“f3批量生產后,開始研制咱們公司的第一款電動三輪車c1,這款車應用范圍也很大,我投資有京凍公司,可以把這車改造成快遞車。
農村農民用來運載農作物,載人,都可以改造。
所以啊,我們要給這款車有足夠的改造空間。”
“好的,我明白了。”林巖鄭重回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