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讓所有人都感到震撼。
現場參會人員多達十萬人,這意味著人均獎品的價值高達1200元!
如果再算上中獎率的話,一等獎和特等獎的獎品價值可想而知。
此時,現場有部分員工開始暗自后悔沒有帶家屬過來。
畢竟,多一位家屬就意味著多一份中獎的機會。
不過,公司也有明確規定,每位員工最多只能帶兩位家屬,且只有一張入場券。
因此,盡管參會家屬有四萬多人,但真正擁有入場券的只有兩三萬人。
此外,公司的中獎機制更偏向于員工,而不是家屬。
這一機制也得到了董事長郝強的認同和支持。
有些公司的年會抽獎,最高獎項可能只有一部手機,說不定這部手機已經內定。
當然,有格局又有點摳門的老板不會搞這一套。
“接下來,有請未來摩托車公司總經理韋偉進行年度匯報。”
隨著秋總監的宣布,高層匯報接著繼續。
韋偉走上舞臺,簡明扼要地匯報了公司近況:“去年,我們電動摩托車的年產能穩定在235.2萬輛,比前年多5.2萬輛。
同樣的人員和工作時間,我們的技術和工藝不斷升級,設備故障率不斷下降,產能略有提升。
單車價格較前年持平,年營收攀升至97.14億元,稅后凈利潤穩健地達到31.2億元。
公司的車型系列從f1持續發展到f5……”
未來摩托車公司沒啥好匯報的,年年如此,近幾年營收,穩坐子公司倒數第一。
但不管怎么樣說,這家子公司也是國內龍頭企業。
郝強看不起的,在別人眼中就是高攀不上。
當初創立時,郝強就計劃在2015年淘汰這家公司。
但沒想到,這家公司營收非常穩定,利潤每年都略有提升,與郝強當初的設想有些不一樣。
韋偉想開發新行業,郝強沒有同意,讓他維護好老產品就行了。
新行業如果利潤低,而公司的人員成本這么高,這對集團來說就是一個大包袱。
當然,郝強也沒有打死韋偉的想法,免得子公司沒有進取心。
只要2013年完成公司利潤目標,超過目標利潤的資金,可以由子公司自由分配,用來開發集團目前沒有的新行業,但必須通過集團的評審。
韋偉匯報結后,輪到未來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留一翔進行匯報。
這家公司并不是以銷售為主,人員有兩千多人,目前主要負責五大塊:控制器系統、智能車機系統、eda在內的高端芯片設計軟件、智能機器人和超算中心。
去年營收還是有35.5億元,都是技術授權費用。
集團內部使用的技術,并沒有進行收費。
許多頂尖技術,并沒有向外授權。
若是放開授權的話,每年可以獲得的技術授權費用可能高達上百億元。
這家公司的營收不高,但在集團的地位極高,內部研發人員都是行業人才,研究生學歷比例超過60%。
待留一翔匯報結束后,又到了二等獎抽獎環節。
這個環節由留一翔來主持,當他公布獎品內容和人數后,現場再次轟動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