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未來新能源汽車公司這家子公司,員工人數達到兩萬人,技術人員約四千人,其中研發人員約兩千人,一大半是現場技術人員。目前頂尖專家0位,資深專家3位,高級專家10人,專家40人(不包括外聘高校顧問)。
若在核心部門,專家比例就非常多了,像半導體公司,員工人數約八千人,技術人員也有四千人。
但是,技術人員中,研發人員有3500人,目前頂尖專家2位,資深專家17位,高級專家45人,專家198人。
頂尖專家中,也分為三小級別,最次的t7c相當于子公司總經理,t7b相當于集團副總裁,t7a集團總裁級別,目前集團的頂尖專家都是t7c級別。
資深專家,就能獲得別墅小區未來綠洲的雙拼別墅一棟;
而頂尖專家,則是獨棟別墅一棟。
未來科技集團的技術級別體系與高校的職稱體系有著高度的對應關系,專家級別相當于大學中的副教授或副研究員,高級專家則對應教授或研究員級別,資深專家就是知名博導或優青級別,頂尖專家即杰青到院士級別。
這種級別劃分,可以讓員工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了更明確的目標。
所以說,新能源汽車公司想出頂尖專家太難了。
而像半導體公司的科研人員,以他們掌握的前沿技術、經驗和技術成果,放到各高校也有資格擔當相同級別的頭銜。
為了彌補內部頂尖人才的不足,未來科技集團還通過外聘高校專家的方式,引入了一批高水平的顧問團隊。
目前,集團的技術顧問共有155人,其中絕大多數來自985高校,職稱最低為副教授,大多為教授。
這些顧問在學術界享有盛譽,他們的加入為集團帶來了前沿的學術思想和科研方法。
不過,顧問團隊與集團內部員工在待遇上存在顯著差異。
顧問們僅領取顧問費用,無法享受集團正式員工的福利待遇。
這些顧問,每兩周會來集團兩到三天,參與技術指導或培訓課程,但他們接觸不到集團的核心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科技集團的技術級別在高校中也得到了廣泛認可。
在專家晉升評審方面,郝強始終親自參與考核,嚴格把關,確保每一位晉升的專家都具備與之匹配的能力和貢獻。
每半年專家晉升評審會上,郝強都會仔細聽取候選人的匯報,并結合其技術成果、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創新潛力進行綜合評估。
總的來說,未來科技集團通過科學的技術級別劃分、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以及嚴格的晉升評審制度,經過數年的完善,已經構建了一套完善的技術人才培養體系。
這套體系不僅為集團的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也為員工創造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此時,郝強站在碼頭較高處了望遠處的大海。
明天員工休假,碼頭已經停止工作。
隨著集團業務的不斷擴展,郝強逐漸意識到物流運輸的重要性。
前年,他決定在航運領域進行戰略性投資,采購了兩艘8萬噸級的中級散貨船、一艘載箱量為1萬teu的大型集裝箱船,以及數量不等的汽車運輸船,總采購成本高達2.5億美元。
這些船只的加入,不僅為集團的全球貿易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也標志著集團在物流領域的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
不過,郝強并沒有選擇完全自主管理這些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