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賞由嬴政拍板,百官也不敢再多說什么。
只是他們覺得,這次封賞實在是太多了。
特別是給趙驚鴻的封賞,實在是太多太大了。
他們從未見過嬴政如此喜愛過一人。
嬴政安排封賞以后,環視百官,詢問道:“朕前些時日,詢問立儲君之事,你們思考如何,覺得誰更為合適?”
“臣覺得胡亥公子最為合適!”蒙毅立即站出來,堅定不移地選擇胡亥。
淳于越瞪了蒙毅一眼,拱手沉聲道:“陛下,臣以為,扶蘇公子最為合適,符合禮法祖制。”
其他儒生也紛紛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扶蘇公子最為合適!”
“我覺得應該立扶蘇公子為儲君!”
儒家官員非常堅定,就選擇扶蘇。
其他也有各自支持者。
當然,除去扶蘇,支持者最多的就是將閭和胡亥了。
相對于來說,將閭的支持者僅次于扶蘇,高于胡亥。
嬴政見狀,擺手道:“既然爾等還不知道如何選擇,那就且再等等。”
此時,有一人站出來,沉聲道:“陛下,趙驚鴻能立下計謀,決勝于千里之外,其天賦卓然,無人能及!但,臣以為,天圓地方之說,自古有之,且得到無數人的證實。而天地猶如雞蛋和蛋殼之說,無憑無據,臣以為當不可信。”
嬴政不由得蹙眉,看向那人。
此人乃胡毋敬,乃大秦太史令,掌管天文歷法,記錄祥瑞災害和祭祀事宜。
雖然這個官職對于嬴政來說并不重要,但他深知胡毋敬是個人才。
不僅掌管天文歷法,更負責史書編撰,更跟李斯和趙高一起,省改大篆,創制小篆也就是秦篆,更編寫了《博學篇》七章,跟李斯的《倉頡篇》和趙高的《愛歷篇》并且。
這個胡毋敬乃是有博識古今文字之能,知識也是極為淵博。
若是往常,嬴政必然不會在意。
但此刻,嬴政卻對胡毋敬有了興趣,并且從胡毋敬身上看到了希望。
當即,嬴政道:“既然如此,朕便派你前往渾懷障,去尋趙驚鴻,詢問清楚原由,看他如何證明自已所言,隨后回來與朕匯報。”
“臣!遵旨!”胡毋敬立即領旨。
他一直負責天文歷法,對于星象也頗有研究,對于趙驚鴻所說天地猶如雞蛋一般的說辭很感興趣,但他并不覺得這是真的。
秉承著去偽存真的想法,胡毋敬必然要去查個究竟的。
隨后,嬴政宣布退朝。
而胡毋敬也回去準備準備,擇日出發前往渾懷障了。
退朝以后,各級官員又開始犯糾結了。
誰能想到,扶蘇將胡人給滅了。
這簡直不可思議。
他們跟胡人打了多少年,都沒有打出個所以然來。
甚至,還有不惜代價修建長城,以此阻擋胡人。
如今,扶蘇蒙恬趙驚鴻他們,竟然將胡人給滅了。
這種潑天的功勞,他們不得不考慮,嬴政是否會重新立扶蘇為儲君的事情了。
所以,許多人又開始活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