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扶蘇一直以來都很優秀,不管在朝堂官員心中,還是在百姓心中,都是極為優秀的,都是非常適合的登基人選。
當即,就有人下跪,高呼,“恭迎陛下榮登高位!”
“恭迎陛下榮登高位!”
百官紛紛跪拜,高呼讓扶蘇登基。
趙驚鴻看到這一幕,嘴角不由得露出笑意。
讓扶蘇登基上位,這順利程度,是朱棣想都不敢想的。
扶蘇見狀,卻連連擺手,“不可不可!父皇未曾下詔將皇位傳于我,我怎能如此擅自登基?此,不合禮節,扶蘇更不能如此做!”
趙驚鴻立即道:“扶蘇,你乃長公子,本來就是皇位繼承人,最佳的繼承皇位的人選,若非趙高李斯篡改遺詔,又怎么可能輪得到胡亥上位,這皇位本該就是你的!而且,你乃天選之人,你乃人皇,否則的話,又怎么可能死而復生!古籍記載,人皇乃與天地平齊,統領天下人族,這皇位必然是你的!”
張良也拱手道:“二哥,這皇位本該就是你的,而且,當初始皇遺詔上,所寫就是讓您登基,只不過是被趙高跟李斯篡改了而已。我想,那詔書定然還藏在宮中,若是仔細尋找,并不難獲得。”
趙驚鴻聞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啊對!我已經派人去找了,相信很快就能找到。”
范增也站出來,對扶蘇道:“公子,胡亥昏庸無道,百姓流離失所,天下百姓皆盼望有一明君登基,幫助他們恢復生活。天下人,皆寄托希望于扶蘇公子您,還望公子不要推辭了!”
蕭何拱手沉聲道:“公子,諸位大人!”
“始皇陛下生前對扶蘇的栽培,早已昭示了儲君之位歸屬。更在詔書中命扶蘇主持葬禮,此乃此乃‘喪事即繼位’的古制;更早年間,陛下為扶蘇安排蒙恬三十萬大軍監軍,實則是為未來君王積累軍政經驗。如今胡亥篡改遺詔、矯詔害兄,此乃‘不孝不義’之舉,天下皆知。扶蘇作為嫡長子,承繼大統乃名正言順,符合秦制與陛下本意。”
“自胡亥即位以來,倒行逆施:延續秦始皇的嚴刑峻法,百姓動輒得咎;繼續征發數十萬民力修建阿房宮、驪山陵,致使‘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績不足衣服’,流民四起。陳勝、吳廣起義時高呼‘天下苦秦久矣’,正是天下百姓對胡亥暴政的控訴。而扶蘇素有仁德之名,曾勸諫陛下‘諸生皆誦法孔子,今重法繩之,恐天下不安’,若扶蘇繼位,必當廢除苛政、減輕賦稅、釋放勞役,還天下百姓以安寧。此乃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乃不可違逆之勢。”
“胡亥之所以能登上帝位,全賴趙高與李斯篡改遺詔、矯詔逼殺扶蘇。趙高此人,陰險狡詐,篡權奪位后更是獨攬朝政:殺害蒙恬、蒙毅等忠臣,排除異己,致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指鹿為馬,混淆是非,將大秦朝政攪得烏煙瘴氣。扶蘇此次率軍清君側,正是為了鏟除趙高余黨,恢復朝廷清明,拯救大秦社稷于危難之中。此乃正義之舉,符合天下人的共同利益。”
“而扶蘇公子并非徒有仁德之名,而是有治國之才。他在上郡監軍期間,為百姓分發石涅,衣物,鞋履,讓百姓安穩度過冬日,如今更是人人奔向上郡,乞求可以在上郡生活。為何如此?因為大家覺得扶蘇乃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期間,扶蘇公子更是率兵滅胡王庭,讓邊境不再遭受胡人侵擾,并且扶蘇公子還主持修建秦直道支線,促進了河套地區的農業發展。這些舉措不僅贏得了軍民的愛戴,更證明了他具備治理國家的實際能力。此外,扶蘇與蒙恬將軍情同手足,蒙恬率領的三十萬大軍是秦朝的精銳之師,此次率軍清君側,正是蒙恬對扶蘇的支持。有蒙氏軍團的保障,扶蘇公子繼位后能有效維護秦朝的統治,避免內亂。”
“胡亥的即位,是趙高陰謀的結果,也是秦朝走向滅亡的開端。胡亥昏庸無道,聽信讒言,殺害忠臣,導致天下大亂。此乃前車之鑒,若繼續讓胡亥坐在皇位上,大秦社稷必將滅亡。扶蘇作為賢明的繼承人,能吸取胡亥的教訓,推行仁政,團結群臣,帶領大秦走出困境。選擇扶蘇,就是選擇大秦的未來,就是避免重蹈胡亥的覆轍。”
蕭何說完,對趙驚鴻和扶蘇拱手行禮,后退兩步,將主場還給趙驚鴻。
而范增更是面紅耳赤,低著頭,恨不得用腳指頭摳出一個墳坑鉆進去,把自己埋了算了!
當時趙驚鴻安排他們勸說扶蘇的時候,都是一起說的,我還沒開始說,你小子就將提前準備好的長篇大論給說出來了,把我想說的也說了,搞的我好像徒有虛名,毫無用處似的!
以后,我范增該如何在朝堂立足啊!
都顯得你們能耐了!
范增心中悔恨啊!
他就應該也提前寫好稿子,現場照著念也比這強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