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僅有兩盒煙,他四處張望,黑壓壓一片,坐著的全是人,根本不夠分。
卓青遠一時也沒了主意,掏也不是,不掏也不是。
恰好此時馬代禮從屋里出來,他大聲地吆喝著,說卓青遠忙活一天,還未吃飯。讓大家伙先回家休息,明天再到葉醫生家里敘舊。
這時人群才一哄而散。
馬代禮和余校長見著陸曼卿,心里都犯嘀咕,心想卓青遠這次又帶個女娃子進村,分明是談戀愛,卻說什么財神爺。
山里人多是喝些自釀的白酒,卓青遠領略過它的威力,并不敢貪杯。饒是如此,但還是架不住村民們的熱情。
晚間,小雨被馬代禮的夫人留在家里。卓青遠和喬玲、陸曼卿三人回學校住。
卓青遠早有醉意,強忍著回到學校,倒頭便睡。
兩個女生獨處一室,喬玲又是自來熟,大大咧咧的性格自然免不了要和陸曼卿聊一通。
兩人洗漱完,各自躺在床上,正式開啟了聊天模式。
“你知道他為什么會來馬家坡嗎?”
“我知道,他的未婚妻去世了,他一個人遠行,算是一種修行吧。”
“你們認識多久了?”喬玲又問。
“之前是網友,現在是同學。做網友聊了好幾年,今年他到華陽大學去旁聽,然后就認識了。”
“那你知道他結過婚嗎?”
“不是沒結婚嗎?訂完婚他未婚妻就出事了。”
喬玲嘆了一口氣,然后接著說“那你知道他為什么會去高家灣嗎?”
“他母親在高家灣當過知青,在那里投資一個養豬廠。他母親去世后,他就去了高家灣。”
“這算是一種比較官方的說法。其實是因為他在老家結過婚,他的第一任妻子棄他而去,與人私奔,然后他才流浪到高家灣。”
“啊?”陸曼卿忽地坐起來。
喬玲又輕聲地問“你了解他嗎?”
陸曼卿遲疑了。以前她敢肯定地回答說,她了解他的過去,現在她卻猶豫著。
“你知道他這次為什么要來馬家坡嗎?”
“送小雨回來探親。”陸曼卿回答地越來越沒底氣。
“格局再大點。”
“給學校捐建宿舍。”
“還要再大點。”
“這個我猜不出來。”
“他們公司在這邊投建了養豬廠,經營模式就是以租代養。簡單點說就是他們養豬廠培育母豬,然后交給農戶去散養。他們公司負責病檢,疫苗和技術指導,等小豬崽長大后,他們再包回收。這是一套完整的以養殖為基礎的扶貧模式,未來可能還不止是養豬,也可能會拓展到養雞,養鴨,養鵝,甚至包括種植等其它產業。”
“這不還是生意嗎?”
“但是馬家坡或是莊龍鄉,甚至是苗縣,窮了那么多年,又有哪個公司來跟他們做過生意?他只來了一趟,孩子們就有了希望,村民們也有了希望。”
陸曼卿更沉默了,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理解,她一點都不了解卓青遠。
“你們認識多久了?”陸曼卿反問著。
“還不到一年,去年十月份他誤打誤撞來到這里。他在山里面住了三個月,那個時候的他,滿腹心事。山里的空氣就是好,可以凈化人心。”
兩人都陷入無限的沉默之中,就在喬玲快要進入夢鄉之際,陸曼卿突然又坐起來。
“他以前真結過婚?”
“真的!”喬玲回答地有氣無力。
“他媳婦真的與人私奔了?”
“這是個秘密,不準往外說。”
陸曼卿還想再問什么,喬玲已經沒了回應。她輕聲地叫了幾聲喬老師,喬玲已經睡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