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代禮和余校長雖是山里老人,但山路本就狹窄難行,如今更是被風雪覆蓋,一路痕跡都尋不到,只能照著山形一點點往前走。
路上的積雪非常厚,每踏一步,都沒至膝蓋。
三人走一陣,歇一陣。
卓青遠年輕,體力最好。余校長年齡最長,路程還未行至一半時,他已經有些體力不支,逐漸走不動了。
“我背你吧!”
卓青遠主動請纓,他看得出來余校長已經力不從心。
“不行,路程還未過半,積雪這么厚,你若背我,大家都別想走回去。”
卓青遠遲疑片刻,然后說“馬書記,你陪著余校長在后面走,我先把藥背回去。”
“那不行,積雪太厚,萬一走偏了道,太危險了。”
“沒關系,這條路我又不是走一次兩次的。我順著山邊走,不會滑下去。”
馬代禮和余校長相互看了看,目前也只有這個辦法可行。
他們不停地囑咐著,既讓他小心踩空,還應注意山頂的積雪滑落。
卓青遠從山坡上折下枝枯樹枝,權作拐杖。
沉甸甸的背包,讓卓青遠有種從未有過的責任感。
大雪封山,物資短缺。生活在這個年代,即使物資匱乏,但也不至于餓死人,解決溫飽總是沒問題。
但藥品不可或缺,有些藥物是必需品,如果斷供,極有可能危及生命。
想到此節,卓青遠不敢怠慢,即使疲困交集,他也只能強打精神,一步步地往前挪動。
平日里兩個小時的山路,卓青遠走了八個多小時。
八個小時,卓青遠腦海里一片空白。
人在極致困乏的時候,連大腦都懶得動一下。
天將亮的時候,卓青遠終于挪到馬家坡小學。
馬家坡小學離村里還有幾百米,但是這幾百米的距離,卓青遠再也走不動了。
卓青遠很想一把火把自己燒了,像當年葉醫生那樣,只有一把火燒了自己,才有可能驚得動村民。
坡道下的積雪更厚,抬腿已成奢望。
最后只剩下最后一個辦法,爬。
在爬至葉醫生家的老宅跟前時,卓青遠最后一絲力氣也用光了,再也爬不動了。
他翻轉著身子,使勁地讓自己平躺下來,然后使勁地喘著氣。
卓青遠捏著樹枝,不停地敲打著宿舍鐵門,使其發出響聲。
沒多會,有村民被敲門聲吸引著。
當村民們發現躺在地上的卓青遠時,村子里驟然炸開了鍋。
卓青遠的到來,讓整個馬家坡瞬間燃爆。
在馬家坡,卓青遠永遠代表著希望和光明。
卓青遠是被人抬走的。
村里人一呼百應,大家一起將其抬到馬代禮家。
馬代禮的媳婦給卓青遠喂完一碗清水,他才慢慢地把背包里的藥品給大家交待清楚。
“馬支書和余校長還在后頭,你們組織幾個人去接應一下。”
“你先歇著,我叫人去。”
馬代禮的媳婦交待著。
卓青遠累了,他需要休息。
他從早上一起睡到天黑,在天黑醒來時,馬代禮家里正圍坐著一群人。
第二天上午卓青遠又和劉銳一起去車里取剩下的物品,馬代禮則組織村里有青壯男人鏟雪挖路。
隨著兩臺挖掘機的不斷掘進,一條從積雪中挖出來的規整新路正沿著山體蜿蜒地向著馬家坡爬去。
緊隨挖掘機后面的是一輛卡車,上面拉著滿滿地一車廂生活物品和食物。還不等挖掘機將路全部挖通,村里的青年們就已經步行把卡車上的物資全部搬回了村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