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寫了九十九本書,每一本我都記得很清楚,可我卻忘了我已經寫了多少年。”二師兄將青皮書翻開,里面空蕩蕩的條格白紙,一個字也沒有。
“這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從一開始的熱愛,到后來的平淡,厭倦,到如今又成了熱愛,寫書就像做人,無論你經歷過多少事情,最重要的是永遠都不能忘掉自己的本心。”
二師兄的聲音很輕,像是在懷念什么,隨后又搖頭笑了笑:“現在馬上就要寫第一百本,可我想一個書名就想了兩個月,起名字向來是我的弱勢,既不想太普通直白,又想不出有內涵深意讓人渾身一震的好名字,只能一直耽擱下來。”
李子冀沒有寫過書,他好奇問道:“難道就不能先寫內容,最后再想名字?”
顏如玉想了想:“也可以,但那不是我的風格。”
每個寫書的人風格都是不一樣的,顏如玉認為書名就是一本書的調子,只有書名起得好,內容才會隨之升起來。
李子冀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也給不出什么好的建議,只是將四師姐做好的糕點放到了桌上:“昨晚四師姐知道我今天要來藏書閣看書,就讓我帶了份點心給二師兄。”
顏如玉眼前一亮,伸手打開食盒,滿臉享受的聞了聞,夸贊道:“三千院若是沒有你四師姐,就像是這天上少了太陽。”
拿起點心吃了一口,二師兄望著四周所有的書籍:“修行上的事情我是無法指點你的,但藏書閣的事情我卻可以,從一樓到十六樓,每一層是什么書,每種書在什么地方,我全都知道,你想看什么便來問我。”
李子冀的確有想看的書:“圣朝的歷史應該有所記錄,我想先看一看。”
顏如玉贊許的點點頭,然后指著三樓樓梯左側的書架道:“那里記載著圣朝一千三百年來發生的大小事情,旁邊書架還有天下其他大修行勢力的起源發展,這藏書閣的書太多,兩個月你是看不完的,先挑些緊要的,日后慢慢看也不遲。”
李子冀點點頭,行了一禮后便上了三樓,開始仔細翻閱起來。
從清晨到日落,從今天到明天。
如此過了一個半月,李子冀一直在重復著這平淡且充實的生活,偶爾還會專門帶果果來三千院走走,大冬天的忽然見到夏天風景,小丫頭開心的笑聲咯咯不停。
四師姐很喜歡果果,變著花樣做小點心帶著果果玩耍。
李子冀始終在看書,偶爾還會去百花園見一見顧春秋。
平淡的日子充實且美好,但日子不會永遠這樣過下去,就在一個半月后的晌午,正在看書的李子冀被顧春秋叫了出去。
三千院來了一位客人。
還帶著一張請帖。
三千院很少會有客人上門,或者說很少會有客人敢上門。
自從三十二年前閉門之后,這幾十年來走進三千院大門的就只有四個人。
顧春秋,李子冀,果果,以及對面早餐鋪子總是告狀的老頭子掌柜。
新歷三十二年,四月十四,這一天的長安城下了開春的第一場雨,三千院也迎來了第五位客人,是個大和尚,慈眉善目,眉梢略微有些發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