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的真的很慢,在長安城里碰見什么新鮮的事情都要停下腳步看上一會兒。
興寧坊從來沒有和尚走進來,國公府更是如此,所以護衛們看著這突然冒出來的大和尚都是滿臉警覺,很快就進去通報。
管家韓山走了出來,在看到大和尚的第一眼就瞇起了眼睛。
他看不透,只覺得對方一身修為就像是深不見底的大海,自己站在其身前仿佛海面上飄零的小船,隨時都有被淹沒的可能。
這是大乘境界的佛修。
也就是五境的大修行者。
“未請教?”
韓山看著大和尚,他的見識不俗,卻也從未聽說佛門什么時候新出了這么一位大修行者。
大和尚雙手合十,頌了一聲佛號。
“積沙寺論佛即將開始,貧僧來國公府送張請帖。”
韓山的心里動了動,愈發覺得看不透這個大和尚,積沙寺論佛雖說是盛事,可那也是分人的,對于積沙寺本身以及諸如金陵趙家等一流修行勢力來說的確算是一個可以相互交流共商利益的不錯機會。
哪怕是梨園也會親自派人參與,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削弱積沙寺論佛之后對圣朝百姓的影響力,讓這場盛事只能成為修行界的盛事,不至于讓佛門的名聲在圣朝民間過于響亮。
可這都和國公府沒什么關系。
國公府,或者說后黨幾乎從來都沒有參與過積沙寺論佛,畢竟贏了對自身沒好處,輸了同樣也沒好處,可現在,積沙寺的和尚卻主動送上門一張請帖。
韓山目光微閃,知道這件事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于是側開身子,伸手引向院內:“大師請進。”
國公府的待客之道很好,尤其是準備的茶也很好,同樣是不足月的青茶,只要有這壺茶在,無論等多長時間大和尚都不會有半點怨言。
不過他也沒有等太長時間,寧夫人便來到了堂前。
李孟嘗并沒有出現,雖然是大乘境界的五境佛修,卻也不值得國公與國公夫人一起出面接待。
“寧夫人。”
大和尚很懂禮數,主動起身,雙手合十行禮。
寧夫人看著他,又看了眼已經喝了半壺的青茶:“看來大師的確是個愛茶之人。”
大和尚笑了笑,似乎有些慚愧:“讓夫人見笑了。”
雙方碰面,簡單的交流客套過后便各自坐下,寧夫人開門見山:“國公府從來都不會參加積沙寺論佛,這一點貴寺應該很清楚。”
“的確很清楚。”
“我很好奇。”寧夫人看著他,想要聽聽他的理由。
既然很清楚,那么今天為何還要來?
這個理由的份量一定很足夠。
大和尚并沒有任何想要隱瞞或是賣關子的意思,同樣很直接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因為這次論佛結束之后,無論勝負,參與者皆可以沐浴圣佛金蓮。”
站在下方的老管家韓山面色一變。
就連寧夫人都是瞳孔猛然之間縮成一點,顯然被這個消息打了個措手不及。
韓山沉聲開口,直接詢問:“大師應該清楚圣佛金蓮代表了什么,積沙寺這次為何會弄出這么大的動靜來?”
兩百年前,佛門圣地普陀山盛開三十六朵金蓮,金蓮沾染佛門氣息,承接大因果,號稱佛門至寶,據說哪怕只是單純的站在圣佛金蓮身旁什么都不做,都可以讓一個不能修行的普通人擁有成為修道者的天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