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蘇伸出了手,彌漫四周的云霧被吸納回到神衍明鏡之中,銅鏡重新飄回了他的掌心。
他看著齊王,沒有說話,但想表達的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李子冀和虞子期也相繼睜開了眼睛。
“我輸了。”
虞子期對著齊王行了一禮,說道。
參加青梅宴的近百人對這個結果并不感到意外,這兩個人無論誰贏了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一位是王府世子,自小到大接受的教導就是這個世上最優秀的教導。
再加上自身天賦極好,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會弱?
另外一位是三千院弟子,修行不過半年多就已經踏足了第二境,甚至還在積沙寺打敗了寧海潮,實力當然是毋庸置疑。
“看來唐國舅沒辦法帶憐月公主回去了。”
顧春秋站起身子,走到了虞蘇身后,對著齊王行了一禮,然后道:“按照先前的約定,既然是李子冀贏了,那么這件事就是李子冀說了算,當著這么多人面前做的承諾,王爺想必不會賴賬吧?”
齊王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一個愛面子的人當眾說出來的話是絕對不會反悔的。
事實上,當虞蘇出現的那一刻開始,今天唐連書就已經注定無法帶走憐月公主,這次的虞子期和李子冀交手,從某種角度去看,未必不是齊王給自己找的一個臺階。
齊王聲音當中沒有任何波動:“這件事本王不會再插手。”
話落,他又看向了虞蘇:“如果沒有這件事,你難道打算永遠也不回王府不成?”
虞蘇看著他,抬頭仰望著,就像小時候仰望父親時候的目光一樣,只是現如今,那雙眼中已經沒有了以往的尊敬。
“走吧。”
他轉過身子,朝著王府之外走去。
李子冀和顧春秋以及憐月公主三人跟在身后,一同離開了齊王府,這一次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唐連書依然躺在廢墟之中,對這里發生的事情有所感應,卻又不敢說話。
堂內前來參加青梅宴的所有人都是目光復雜,望著虞蘇離開的背影鴉雀無聲,誰都沒有說話。
本來以為這場青梅宴會是一個熱鬧,事實上也的確是個熱鬧,甚至是一個大熱鬧。
在三千院中一百多年不曾外出的虞蘇竟然走了出來。
看上去好像是為了替小師弟解圍,可實際上呢?
未必就沒有替齊王府解圍的意思,畢竟齊王這一次幫著慶蒼國針對三千院,若是成功了,后果可不小。
而且倘若再往更深層次去思考,去年開始,后黨的所作所為就開始愈發的主動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閉門多年的三千院忽然站了出來。
從扶搖臺到桃鐘祭多次力挽狂瀾。
這一次虞蘇出面,是不是意味著三千院準備動用更多的力量插手?
那么皇后那里會是什么反應?
這背后是不是有圣皇的意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