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風是個什么樣人?
他自小便失去了父親,在母親一人的撫養下生活在魚龍鎮,窮人家的孩子總是很早懂事的,唐小風也一樣,剛滿十二歲就已經開始自己前往神夢澤捕魚,家里絕對和富裕這兩個字沾不上關系。
生活的艱難磨礪出了少年堅韌的品質,卻沒有磨滅他的心,他依然對這個世界抱有期待。
他希望能給母親帶來好生活,所以從懂事后一直最憧憬的事情就是年滿十六歲的那一天前往水晶宮修行,他沒太大的奢望,只是想著成為修道者,就可以讓母親享福了吧?
唐小風是一個話不算少的人,尤其是在認識李子冀,發現對方就是名滿天下的三千院李公子的時候,每日都要說不少的話。
后來離開了魚龍鎮,一路相處唐小風發現公子懂得道理真多,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很獨到,他的話開始慢慢變少,學會了傾聽和思考。
尤其是從遂寧離開,看完了那千里墳冢之后,他發現原來公子曾經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個發現讓他覺得公子與自己之前的距離更親近了些。
從那以后,唐小風開始更用心的學習李子冀的言談舉止,龍王廟事件后,他更加堅定了李子冀就是自己要用一生去追尋,去學習的目標。
現在公子要他加入神教,對此唐小風雖然十分不舍,但還是堅定地同意了下來。
他坐在一旁看著仰望星辰的李子冀,心里始終堅信一件事情,公子做出的決定,一定是對的。
......
......
上京。
慶蒼國的國都今夜下著大雨,如瀑落下,再如何熱鬧的城市在這樣的滂沱大雨中也會變得冷寂下來。
禮部尚書陳原站在窗前,目光透過激起的水霧望著遠處順著青檐流淌下來的雨水,就像是被絲線串起的珠簾,深夜寂靜無聲,雨打地面聽在耳中本該是一種享受。
只是現在的他卻并沒有享受這場大雨的心思。
此次出使慶蒼實在是過于順利,從頭到尾都沒有遇到一點的阻礙,更別提可能會存在的危險。
割草行動結束,圣朝以及神教道門等大修行勢力共同賞賜天下的修行資源,慶蒼因為表現優異得到了不少好處,此次來到上京城,無論是慶蒼國君還是朝堂百官,對陳原的態度都十分友好,提起圣朝全都很是恭順。
毫無疑問這是圣朝上下都希望看到的樣子,但這絕對不是慶蒼該有的樣子。
太尉費盡手段讓自己出使慶蒼,現在卻迎來了一片歡欣的局面。
“你到底想做什么呢?”
陳原心里思考著太尉可能做的手段,望著這片大雨,喃喃自語。
再有半月便要離開上京,如果太尉準備了什么手段,想必也到了該用出來的時候,除此之外,還有大河劍掌教酒宴上那意味深長的一眼,又是什么意思?
“上京終究是比不上長安的。”
陳原搖了搖頭,關上窗戶,熄滅了屋內的燈。
如同這樣的大雨,上京城的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除了城內那幾座權貴玩樂的樓閣仍舊亮著光之外,絕大部分的小鋪子全都早早關門。
雨打房檐是很從心的一件事,靜心者覺得享受,煩心者覺得吵鬧。
顧春秋現在就覺得這場大雨十分吵耳,他坐在一間早已經關門的酒館門外為了擴大經營而支起的布棚下,也許是掌柜的給的工錢太少,這布棚撐得十分簡陋,在大雨中搖搖欲墜,似乎隨時都會倒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