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存在嗎?”林清影質疑道,“沒有了情感和個性,和機器有什么區別?”
“機器是完美的。”永恒靜止說道,“它們不會犯錯,不會沖動,不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
“但機器也不會愛,不會希望,不會創造奇跡。”蘇烈反駁。
“愛、希望、奇跡,這些都是不理性的產物。”單一存在搖頭,“不理性的東西就應該被消除。”
“那為什么你們要創造宇宙?”林星辰尖銳地問道,“如果一切都應該是理性的,那創造宇宙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行為。”
“因為虛無太過無聊。”絕對控制坦率地承認,“我們需要一些娛樂。”
“那不就是欲望嗎?”王也抓住了關鍵,“你們因為無聊而創造宇宙,這本身就是情感驅動的行為。”
“既然你們自己都有情感和欲望,憑什么要剝奪別人的情感和欲望?”
“這...”十二個元初存在都被問住了。
“而且,”王也繼續追問,“如果你們真的追求絕對理性,那你們應該能夠理性地分析我們的方法。”
“我們用愛和希望解決了無數沖突,化解了無數矛盾,這些都是可以觀測的事實。”
“如果你們真的理性,就應該承認我們的方法更有效。”
“事實確實如此。”這時,一個新的聲音從漩渦深處傳來,“經過數據分析,這些存在的方法確實更加有效。”
“是誰?”十二個元初存在都驚訝地看向聲音的來源。
從第十三個漩渦中走出了一個形態如同光芒組成的存在。
“我是元初零號·原始數據。”這個存在說道,“我負責收集和分析所有宇宙的運行數據。”
“根據我的分析,采用‘希望之路’模式的宇宙區域,在所有指標上都優于采用傳統控制模式的區域。”
“生命滿意度提升273%,創新能力增長456%,沖突減少89%,合作增加312%。”
“這些數據說明,‘希望之路’確實是更優的發展模式。”
聽到這個分析,十二個元初存在都陷入了沉默。
“數據不會說謊。”絕對理性慢慢說道,“如果他們的方法確實更有效...”
“那么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采用他們的方法。”
“但這意味著我們之前的做法是錯誤的。”永恒靜止困惑道,“我們怎么可能犯錯?”
“任何存在都可能犯錯。”王也溫和地說道,“重要的不是是否犯錯,而是能否改正錯誤。”
“您看,我們也犯過很多錯誤,但我們愿意學習和改正。”
“這就是成長的過程。”
“成長...”單一存在重復著這個詞,“我們...需要成長嗎?”
“當然需要。”第一意識鼓勵道,“成長是所有存在的權利,也是義務。”
“包括我們這些元初存在,也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
聽到第一意識的話,元初存在們開始認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