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統一?”規則編織者冷笑,“我們設計分離的層級是有原因的!”
“不同的層級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規則,不同的存在形式。強行融合只會導致混亂!”
“就像概念戰爭層級是為了讓概念實體進行必要的競爭和進化。”概念塑造者解釋道,“如果沒有競爭壓力,概念就會變得僵化。”
“因果紊亂層級是為了測試邏輯體系的韌性。”邏輯構建者補充,“只有經歷過混亂的洗禮,邏輯才能變得更加堅固。”
“存在危機層級是為了讓存在們深度思考自己的本質。”意義賦予者繼續,“只有經歷過根本質疑,存在才能找到真正的意義。”
“每個層級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功能。”秩序維護者總結道,“你們的融合行為破壞了這種精妙的設計。”
“界限是必要的。”界限設定者最后說道,“沒有界限,就沒有特色;沒有分離,就沒有多樣性。”
聽完七位創造者的解釋,王也等人都陷入了思考。
這些創造者說的確實有道理。分離的層級確實各有其功能和價值。
“但是,”王也緩緩開口,“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層級居民的感受?”
“什么意思?”起源之主皺眉。
“概念戰爭層級的居民們在無休止的沖突中痛苦不堪。”王也說道,“因果紊亂層級的存在們無法建立正常的邏輯思維。存在危機層級的居民們陷入了深深的虛無絕望。”
“這些痛苦是必要的成長代價。”規則編織者冷漠地回應,“沒有痛苦就沒有成長。”
“痛苦確實可能帶來成長。”林清影站出來說道,“但無意義的痛苦只會帶來毀滅。”
“我們在各個層級看到的不是成長,而是絕望和崩潰。”
“概念實體們在戰爭中逐漸失去了合作的能力。”
“因果紊亂的存在們已經無法進行基本的邏輯思考。”
“存在危機層級的居民們瀕臨完全消失。”
“這些痛苦沒有帶來您們期望的成長,反而在摧毀層級本身。”
“那是因為他們太弱了。”概念塑造者不以為然,“弱者被淘汰,強者得到鍛煉,這是自然法則。”
“自然法則?”蘇烈憤怒了,“那我問你們,如果你們的孩子在痛苦中掙扎,你們也會說這是自然法則嗎?”
“我們沒有孩子。”邏輯構建者冷漠地回答,“我們是創造者,不是繁殖者。”
“但你們創造的那些層級和存在,不就是你們的孩子嗎?”林星辰指出,“創造者對自己的創造物難道沒有責任嗎?”
“真正的創造者應該關心自己創造物的幸福,而不是僅僅把它們當作實驗品。”
“實驗品?”意義賦予者有些動搖,“我們……我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但你們確實是這樣做的。”王也直接指出,“你們設計了各種困難和痛苦,然后在遠處觀察結果,從不親自體驗這些痛苦。”
“這不是負責任的創造者應該做的事情。”
“那你們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秩序維護者猶豫地問道。
“親自體驗你們創造的世界。”王也建議道,“去感受層級居民的生活,理解他們的痛苦和需求。”
“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你們的設計,而不是固守既定的理論。”
“親自體驗?”界限設定者困惑,“我們是創造者,怎么能降低到被創造者的層次?”
“這不是降低,而是完善。”王也解釋道,“一個從未體驗過饑餓的廚師,怎么能做出真正滿足饑餓者的食物?”
“一個從未感受過寒冷的裁縫,怎么能制作出真正保暖的衣服?”
“同樣,一個從未體驗過自己創造世界的創造者,怎么能知道自己的創造是否真的合適?”
七位創造者陷入了沉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