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的日子終于來臨,整個宮廷都彌漫著緊張而莊重的氣氛。唐玄宗和楊貴妃一同坐在琉璃頂的華蓋下,他們的目光落在了眾位良家子身上,準備對這些年輕女子進行考察。
崔彩屏靜靜地坐在人群中,她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穿著的衣服上。這衣服似乎有些眼熟,她突然想起,這好像就是原著那一世她穿著然后著火的那件衣服。她心中暗自思忖,既然如此,那就不換了吧,反正自己也并不想參加殿選,最好能被皇上以殿前失儀的罪名趕出去。
于是,崔彩屏緩緩起身,走到中央,開始彈奏起一首曲子。眾位良家子也紛紛圍坐在她周圍,聆聽著她的演奏。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眾人突然看到崔彩屏的衣服衣角開始冒煙,接著火勢迅速蔓延開來。崔彩屏自己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了一跳,她尖叫一聲,猛地蹦了起來。
就在這緊急關頭,沈珍珠毫不猶豫地從旁邊拎起一桶水,毫不猶豫地朝著崔彩屏的衣服澆去。水瞬間將火勢撲滅,但崔彩屏的衣裙也被水浸濕了一部分。
崔彩屏驚魂未定,她瞪大眼睛看著沈珍珠,質問道:“你干什么呢?”
沈珍珠連忙解釋道:“抱歉,崔良人,我看到你的衣裙著火了,擔心火勢會越來越大,所以才想出這個辦法幫你滅火。”
這時,皇上的聲音傳來:“怎么回事?這裙子怎么會無緣無故的起火?”
楊貴妃見狀,心急如焚,連忙開口問道:“屏兒,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難道是有人故意設局陷害你不成?”
崔彩屏臉色蒼白,一臉驚恐地回答道:“姨母,皇上,真的不是這樣的,臣女也不曉得為何會如此,不過,無論如何,都要多謝沈良人仗義相助。”
皇上看著崔彩屏那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憐憫,于是緩聲說道:“罷了罷了,你先去換身衣裳吧,莫要著涼了。”
“是,謝皇上關懷,臣女告退。”崔彩屏如蒙大赦,趕忙應聲退下。
待崔彩屏離去后,皇上轉頭對眾人說道:“比試繼續吧。”
崔彩屏匆匆回到房間,迅速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衣裳,稍作整理后,又急忙趕回賽場,找了個位置坐下,準備觀看接下來的比試。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所有的比試都已結束。太子李亨見時機已到,趕忙上前向皇上求情道:“父皇,兒臣懇請父皇將沈珍珠許配給兒臣的長子李俶,此女不僅容貌出眾,更是才德兼備,實乃良配啊。”
皇上聞言,略作思考,覺得李俶與沈珍珠倒也般配,便點頭應允道:“嗯,既然如此,那朕就將沈珍珠許配給李俶吧。”
然而,就在這時,楊國忠和楊貴妃卻突然站出來表示反對。楊貴妃嬌聲說道:“皇上,屏兒這孩子可是臣妾從小看著長大的,臣妾對她的疼愛猶如親生一般。依臣妾之見,不如皇上將彩屏也一同嫁入廣平王府,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彩屏有個好歸宿,又能讓臣妾安心。”
皇上坐在龍椅上,面帶微笑地看著貴妃,緩緩說道:“這個嘛,貴妃第一次向朕開口求情,朕自然不好拒絕啊。不過,朕之前剛剛賜婚給了沈珍珠,讓她做王妃。而彩屏的身世,做王妃也是綽綽有余的,若是只做側妃,實在是有些委屈了她。”
太子妃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思忖。她略作思索后,輕聲對皇上說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不如讓沈良人和崔良人一同以孺人的身份,嫁入東宮。至于誰能成為正妃,就看俶兒自己的心意了。”
皇上聽了太子妃的話,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嗯,這個主意不錯。這樣既不偏袒任何一方,也能讓她們都有機會。那就照此辦理吧,讓她們一起以孺人的身份嫁入廣平王府。”
與此同時,楊國忠卻在為另一件事煩惱不已。他屢次前往吳家,想要拜見沈易直,但每次都被拒之門外。楊國忠的手下們對他的行為感到十分不解,紛紛抱怨道:“相國大人,您為何一定要來吳家碰壁呢?這沈易直明顯不想見您啊。”
楊國忠聞言,臉色一沉,呵斥道:“你們懂什么!沈易直手中,可是有可以號令云南王的令牌啊!”他的聲音雖然不大,卻被守在沈府門外的風生衣聽得清清楚楚。
風生衣心中一動,意識到這個消息的重要性。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圍的情況,待楊國忠離開后,便迅速趕回廣平王府,向廣平王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