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
多送點草藥他就能多賺一點兒錢。
梅姨習慣了讓金貴送草藥,平時也沒有覺得有什么。
米國人離開道濟醫院快一年了她也沒怎么在意草藥的事兒。
最近。
金貴這家伙送的草藥質量越來越差,梅姨突然醒悟過來。
六院可不是以前的道濟醫院。
六院是郭嘉的。
坑六院就是坑郭嘉。
梅姨和金貴這家伙說過不讓他送中藥了。
可是。
說過之后金貴又過來送了一次,不住的哀求梅姨。
說六院是他們藥鋪最主要的供應對象,六院不要金貴藥鋪的草藥他們的生意就要黃,家里一家老小就要沒飯吃。
梅姨心一軟就收下了。
只是。
打開袋子一看,金貴送的草藥還是次品。
梅姨氣的牙根兒直癢癢,特意叮囑秦淮茹讓李平安騎車和她一起到金貴藥鋪正式的告訴金貴那小子,就說從今往后六院再也不要他的草藥,就算是再送過來也不要,怎么送過來的還怎么拿回去。
“我也有所耳聞,據說這個金貴是。”李林是中醫,對中草藥的事情還是很關心的,他聽到一些關于金貴藥鋪的一點兒消息,只是,他看了一眼兒子、兒媳又不想說了。
李平安也不八卦。
他沒有打破沙鍋問到底,也不詢問父親究竟是怎么回事情,騎著自行車帶著秦淮茹就離開了。
徐氏卻是好奇的問道:“伱剛剛怎么說了一半就不說了,這金貴藥鋪究竟怎么了?”
“我聽說啊!”只有妻子在跟前,李林說話也不避諱:“金貴是靠著他老婆巴結上了米國人才當了道濟醫院的草藥供應商,要不然,他那個小藥鋪怎么可能入的了米國人的眼?”
“呸!”徐氏吐了一口吐沫,雖然年紀大了,但依舊是紅了臉說道:“米國人就會搞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她有些擔心的說道:“平安要過去和這種人打交道,合適嗎?”
“應該沒有問題吧!”李林說道:“只是過去和他們說幾句話而已,能有什么問題?”
當時。
京城的中藥市場主要有兩處,分別在藥王廟附近和西打磨廠街。
城區有三四處藥王廟。
規格最高的是天壇附近的藥王廟。
藥王廟香火鼎盛,附近就聚集了許多賣草藥的鋪子。
金貴藥鋪就在其中。
另一處中藥市場在西打磨廠街。
西打磨廠位于前門大街的北端路東,東起北官園胡同北口兒、與東打磨廠相通,西端就止于前門大街。
東打磨廠位于崇文門外大街的北端路西,東起崇文門外大街,西止北官園胡同。
打磨廠的形成,還要追溯到明初,因為永樂遷都,建造新城需要大量石材。
當時就有幾位石匠來此開了間打磨作坊,后來生意不錯,作坊就越聚越多,以至于后來不再局限于打磨石器,不過卻是得名打磨廠街了。
清朝雖然延續了打磨廠的稱呼,但已經有些名不副實,打磨鋪子不多了,而是成了綜合商業街。
同仁堂和首都醫大醫院的制藥廠都在西打磨廠街,他們自己炮制藥材自己使用,根本用不著去求別人,而且草藥質量很有保障。
藥鋪最早分生熟兩鋪,生鋪是采購來大批藥材后用古法炮制之后批發,熟鋪是再作精加工后賣成藥。
像講究有四大花旦四大須生一樣,清末賣藥的生鋪,也有四大藥行之稱。
四大藥行都在皇城以南:天壇附近的隆盛和天成、惠風、打磨廠的天匯。
那時這樣的藥行有北方幫、南方幫之分。
隆盛便是北方幫,藥材多采自中藥材古地河北安國;
天成也是北方幫,主要經營麝香;
惠風是寧波幫,主要經營白術、元參等;
天匯是廣幫,專從川廣進口的黃連、厚樸、杜仲、羚羊等貴重藥材。
后來在打磨廠又開了一家益城藥行,一并合為五大藥行,稱雄于京城藥業市場。
這五大藥行中,打磨廠就占了兩家,足見打磨廠在藥業市場舉足輕重。
其實,這只是五家大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