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幾劃開始實施,國內也能量產青霉素了。
蘇國這才答應郭嘉提出的要求,盡快開始建造華北制藥廠,先制造青霉素生產車間,一五幾劃完成之前爭取完成所有生產區的建設。
蘇方提出以設備和資金換技術的合作方法。
他們對華夏青霉素量產的方法相當感興趣。
因為。
華夏生產青霉素的原料和蘇國國內的并不一樣,更重要的是成本相當的廉價。
上級答應了。
不過。
他們還提出了其他要求,除了設備白送、技術人員幫忙援建華北藥廠以外,華夏還想要他們的鏈霉素生產技術和設備。
那個時候蘇國已經能生產鏈霉素了,不過在他們那邊也屬于新藥。
權衡過后。
蘇方同意了。
只是。
對方也有要求。
他們想見一見解決青霉素培養基難題的人。
上級自然不會在這件小事兒上為難蘇國專家。
答應了。
第一批援建華北藥廠的技術人員以一個叫列夫的蘇國生化專家為首。
從蘇國過來以后,他們先在京城飯店住了一宿。
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一群翻譯,匯通了中方接待人員向六院這邊趕過來。
接待人員主要有兩類人。
其一是以京城醫大楚山教授為首的專家,大多是一些生化方面的技術人員,再就是一些政富外事接待人員。
十幾輛汽車停在六院門口的時候著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列夫從汽車上下來以后風風火火的走進了六院,強烈要求中方人員帶他先去參觀研究出青霉素量產方法尤其是改造出廉價培養基的實驗室。
楚山教授微笑著答應了。
一邊走,他一邊給列夫介紹實驗室的情況。
實驗室是米國人留下的,在當下還算先進。
不過。
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掌握實驗室的人。
負責青霉素量產研究事宜的是六院的醫生,雖然是普通醫生,不過他的勤勞卻是值得肯定的,不知道經過多少次試驗失敗,嘗試了多少種青霉素培養基配制方案,終于制造出了一種可以完全國產、價格低廉的培養基。
列夫連連點頭。
他知道李平安能夠設計出廉價的培養基順利的讓青霉素實現國產化、量產化并且降低生產成本可能有很多運氣的成分。
只是。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有時候還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不敢小覷!
李平安這個六院的醫生既然能夠解決青霉素量產化的問題,想必在生化方面是有很高造詣的,絕對不能小覷!
一行人到達六院實驗室的時候發現大門虛掩著。
很顯然。
里面是有人的。
就在這個時候。
院長等六院的高層也趕了過來。
他們早就得到了通知。
可沒有想到列夫這個蘇國生化專家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剛來醫院也不和院長等人打招呼直接就進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