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6000當中氧乙烯基的平均數為6000。
李平安知道在醫藥制造、化工上這種東西其實是被當作增稠劑使用的。
這個年代估計還沒有被批量應用在醫藥行業,甚至有沒有被人工合成都不知道。
李平安告訴那些負責記錄藥方的衛生局工作人員說將川穹和冰片兩種藥物各幾毫克制造成滴丸以后可以治療心絞痛,至于具體的成分比例和炮制方法還需要他們慢慢做實驗。
滴丸劑系指固體或液體藥物與適宜的基質加熱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懸于基質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縮冷卻成小丸狀的制劑,主要供口服使用。
滴丸劑的基質能在較低溫度下熔融,首先將基質加熱熔融,然后將藥物溶解、混懸或乳化于熔融的基質中,保溫下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卻液里,在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熔融基質收縮成球狀,冷卻固化成丸。
常用的冷卻液有液狀石蠟、植物油、二甲硅油、水和不同濃度的乙醇等,根據基質的性質選用互不相容的冷卻液。
滴丸劑是制作中成藥的一種方法。
當時確實能夠制作滴丸劑。
不過。
李平安獻出的是什么方子?
藥物雖然確定是川穹和冰片卻是模棱兩可,藥物含量不確定,炮制方法也不確定。
說了差不多和沒有說一樣。
“你。”衛生局的人問道:“李醫生,你這是什么方子,也太模棱兩可了吧,你這個方子我沒辦法記啊!”
“你不記就算了!”李平安說道:“其實我這個只是殘方,需要進行實驗,不全的,我告訴你們,別看這個是殘方,卻是有無限的可能性,只要將方子更改到一種完美的狀態就能成為治療心絞痛的首選藥物!”李平安說道:“你們要嫌麻煩,等我妻子生了孩子以后我自己進行實驗!”
李平安說的這么肯定,仿佛這個殘方有無窮的價值一般,衛生局的人立即做了記錄。
這個時候。
劉啟和周玲也過來了。
他們一直盯著李平安呢。
李平安獻方的時候他們一直注意著呢,夫妻兩人查看了李平安獻出的方子,劉啟開口對衛生局的人說道:“原來李醫生獻出的是個殘方啊,正好,我父親是醫大的教授,他就是研究藥物的,要不這樣吧,你們把這個方子的資料給我,讓我父親的團隊在他們實驗室里將藥物做出來如何?”
就算是殘方劉啟也想知道。
在他看來。
這個藥方可能也是來自米國實驗室的那些資料。
抗戰的時候小鬼子曾經大肆掠奪國內的藥方。
很多人為了保護藥方寧愿選擇死亡,帶著秘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也不告訴小鬼子,有些藥方真就是這么失傳了,醫生離世以后,家屬、親人很難知道藥方的具體內容,出現殘方不足為奇。
如果李平安獻出的殘方是這種情況。
抗戰勝利以后米國人重新獲得了道濟醫院的控制權并且得到了這個殘方并鄭重其事的將其記錄下來。
李平安還特意的向衛生局的人說起此事,想要借助衛生局的人補全這張藥方。
那么。
這張藥方的價值就不一般了。
劉啟自然是想要將這個殘方弄到手并讓父親進行實驗的。
衛生局的人轉身看了李平安一眼問道:“李醫生,你認為呢,這張殘方能不能交給醫大的教授進行試驗、補全?”
李平安思索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