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從六院調過去的,到那邊工資沒準兒還能再漲一漲呢?
<divclass="contentadv">她妹妹是三院的護士,曾經告訴過她三院某些醫生被派遣到其他工廠當廠醫的時候工資是拿兩份兒的。
要是她和吳澤也能拿兩份兒工資。
那.。
即便是少做一點兒手術,少拿點兒補助又何妨?
王春燕又開始和其他手術小組的人爭論起來了。
冉倩還是傾向于派吳澤和劉啟這兩個手術組過去的。
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派劉啟手術組過去的好。
無他。
劉啟是蘇國留學歸來的,他懂得俄語。
上級已經明確表示,往后到扎鋼廠工作的蘇國專家會越來越多。
為了方便那些專家看病,還是派劉啟的手術組過去的好。
最終是一個叫蘇瑾的婦產科女醫生和老中醫姜山還有劉啟手術小組的幾個人被派到了扎鋼廠醫務室。
李林和姜山都很高興,兩人整天在一起研究中醫技術。
蘇瑾工作兢兢業業,一心一意為那些患者家屬工作。
至于劉啟手術小組。
雖然很多時候沒有手術做但他們也別想閑著,要跟著李林、姜山一起給患者治病,需要西醫進行治療的患者都交給他們了。
最近進入紅星機械廠廠區的人有點兒多,扎鋼廠還沒有給他們提供宿舍,劉啟這些人還是要住在六院宿舍那邊的。
不過。
六院距離扎鋼廠也不是太遠,劉啟等人從那邊趕過來也并不是特別的勞累。
同仁堂公私合營了。
《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多家報紙都進行了報道。
長篇大論的贊揚同仁堂樂經理無私的精神。
合營以后的同仁堂各種中成藥的產量將會大幅度的提高。
西打磨廠那邊的草藥炮制、中成藥制造廠的規模也擴大很多。
經過一番宣傳。
醫藥行業的私有企業想要合營的很多。
京城工業局的同志每天馬不停蹄的到現場考察,凡是符合公私合營條件的都做了安排。
資產核實、派遣公方人員,忙碌的很。
私人診所、藥堂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了。
劉家父子每天不住的唉聲嘆氣。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該從鄉下跑到城里來,現在可好,還沒有一年呢,他們的生意就要黃了。
“劉潮啊!”劉駝子再次提醒道:“和咱們做生意,供給咱們草藥的商家也進行公私合營了,暫時進行整頓不給診所供貨,咱們要是到其他鋪子進草藥,初次合作,價格怕是要貴上不少,咱們家的小診所真的沒什么潛力了,你還是早一點兒做準備,盡快到其他醫院找個工作吧,否則咱們就只能吃老本了,我以前在鄉下賺那點兒錢也不能讓你吃一輩子啊,更何況你將秦二治死了,咱們還賠償人家不少錢呢,連老宅都給人家了!”
“我也想啊!”劉潮心中想道:“可我現在這水平,這醫術,哪家醫院能要我啊!”
他現在后悔了。
真的后悔了。
早知道如此當初何必騙李平安父親那點兒錢呢?
現在可好。
人家基本上是把他當仇人了。
想找李平安辦點兒事情是真難。
要是沒有這檔子事兒。
他們兩個是同學。
李平安在六院混的這么好。
沒準兒真能幫他一把呢!
李平安要是愿意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