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中醫泰斗
施今墨是中醫臨床家、教育家,一生研制了七百余種中成藥的炮制方法,使用中醫、中藥治愈了不知道多少疑難雜癥,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
孔伯華是京城醫學院的締造者之一,建國后任衛生部顧問,中華醫學會中西醫交流會副主任,著作很多。
兩人都是民國時期京城四大名醫之一。
如今。
四大名醫也只剩下他們兩個了。
兩人已經是花甲之齡,即便是年歲沒有劉御醫大也差不了多少。
還有一個是從同仁堂制藥廠那邊聘請過來的老師傅,也是六七十歲的年紀。
同仁堂那邊現在制藥的師傅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要說起滴丸的制作,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還有就是劉御醫了。
這幾個都是當時中醫方面的泰山北斗。
劉御醫將那一百多個御醫藥方謄寫出來以后就被轉移到藥物研究所這邊來了。
文津街的安保措施是頂級的。
文津街一號就是北海公園南門還和故宮、中南海等一些緊要地方聯著,再加上中科院也是重點兒保護的對象。
所以。
劉御醫在藥物研究所是絕對安全的。
他來到藥物研究所以后就開始整理腦海中的其他醫書。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御醫發現藥物研究所的同志正在研究一個叫“速效救心丸”的中成藥,屢受挫敗,毫無頭緒。
要是這個藥方是別人獻出的也就罷了,可這個藥方偏偏是李平安給的。
李平安在沒有其他人幫忙的情況下在實驗室制備了青霉素,發現了白玉米培養基,改變了青霉素制備工藝。
還拿出了“平安止血散”和“止痛靈”兩種藥品的制備方法。
要說他是拿一個根本就不知道真假的藥方糊弄人,估計是沒人相信的。
劉御醫和李平安也是有交集的,兩人打過交道。
他相信李平安不會是無中生有。
所以。
劉御醫也加入了對速效救心丸的研發當中。
寫書之余再為藥品研發做點兒事情。
施今墨和孔伯華是這項研究的主持者。
劉師傅負責解決做中成藥時所有的技術問題。
四人一商量決定將李平安叫過來仔細詢問一下這個中成藥的底細究竟如何。
能不能救人?
他是從哪里聽到這個方子的?
“劉御醫、各位前輩!”李平安說道:“我這個方子是聽我一個同學說的,可惜解方以后他們家就舉家南遷了,至于遷到了哪里不得而知,你們要問有沒有藥效,能不能速效,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有的,我就見過這種藥物救人,真的能迅速起效而且將人給救下來了!”
后世的他是見過速效救心丸救人過程的。
的確是有效。
這一點不用懷疑。
李平安想了很久了。
他早就為速效救心丸想了一個出處。
這種藥是同學家傳的,他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太具體的不知道。
川穹總堿3.3毫克。
冰片0.7毫克。
乙二醇6000大概30毫克。
他始終認為這個方子是最接近事實的。
只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