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這不是把人家姑娘給害了嗎?
李平安答應給有病的鄉親們看病,在一個合作社領導的帶領下夫妻兩個和一群自稱身體有毛病的人回到秦家屯家廟處。
家廟就是村面們祭祀先祖和先賢的地方,以前是秦姓人家的宗祠所在地,現在還是村大隊所在地,有的地方改為食堂了,農業合作化以后吃大鍋飯,秦家村的人就在這里吃飯,吃過飯以后根據生產任務到原來各村里干活兒。
不但是先前在地里干活兒的病人,秦家屯村民奔走相告,但凡是有些毛病的人的都過來看病了。
真正是上有老小有小。
足足有幾十號人,就算是一個人診斷幾分鐘怕是也要等好幾小時。
秦淮茹皺了皺眉。
這要是一一看下去,估計今天就別回去了。
李平安卻沒有想那么多。
既然答應了就給人家看吧。
村民們患的病都是一些頭疼腦熱的小病,就是那些老人也都只是一些風濕之類的。
李平安給他們在診斷過后又開了藥。
夫妻兩個在大食堂里吃了午飯。
吃飯的時候秦淮茹和母親說了一些體己的話。
雖然改成合作社了,但是她們夫妻兩個的吃喝還是不成問題的。
秦母詳細詢問了外孫的情況,得知她們過來的時候給孩子吃了奶,他在家里由徐氏照顧著,放心了。
下午的時候接著看,沒有想到人越聚越多,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患者不但沒有看完,還從其他村子里來了不少。
合作社成立以后秦家屯的老村長就到合作社工作了,他看著家廟里聚集的人群就向李平安建議說要不你們今天就先別回去了,往城里打個電話,明天請個假,早上回去,若是能在上班之前趕過去就算了,不行就算請假。
作為最先成立的合作社之一,他們是配有電話的。
當時的合作社規模很大,小的都有好幾個村子,大的由十幾個甚至更多的村子組成。
原先的村子叫做大隊。
電話是手搖的,每個大隊一臺電話,合作社有一個二十門交換機,有一個守機員專門值守。
甲隊要和乙隊通話,流程是這樣,甲隊用手搖電話,守機員聽到鈴聲,問你要哪里?聽到后,由守機員搖通乙隊的電話,告之,甲隊要找你,然后守機員用一對塞子,分別插到甲隊,和乙隊的門子,這樣甲乙二隊之間就可以通話了。
如果村子里要給城里打電話就需要合作社進行專門的接通。
李平安想了想說道:“我留下來也不是不行,可是我妻子不能留啊,今天必須回去,我兒子剛出生沒多久一整天不吃奶可不行!”
老村長想了個辦法,就讓秦父、秦母套了一輛馬車先將秦淮茹送回去,算是兩人下地干活兒了,給她們記工分,至于李平安就先別回去了。
這樣做的話,秦父、秦母工分照拿,還能到成里看看外孫。
李平安點頭答應,說是只要讓秦淮茹先回去,明天幫著請假就成,他在鄉下多待兩天都行。
今天他能夠過來就是將手里的手術已經處理好了,沒有什么負擔。
老村長還挺高興,就要找人到田地里將秦父夫妻叫過來,秦淮茹主動應下到田地里找父母過來了。
沒多久秦父、秦母就用合作社的馬車將秦淮茹送走了。
李平安繼續看病。
吃過午飯,天色擦黑的時候還有很多人過來,李平安繼續看病,一直到晚上十點多的時候差不多將病患都處理完了。
因為秦淮茹被送回去了,結果李平安也沒用上村子里的電話。
老村長一直陪著他,說要是李平安不放心明天早上可以往醫院里打個電話。
李家沒有電話,可是六院有啊。
李平安搖了搖頭說道:“算了,淮茹不是已經回去了嗎,她明天會幫我請假的!”
老村長點了點頭。
當晚。
李平安就在家廟里對付了,就在食堂里將兩張飯桌拼湊在一起,老村長幫忙給找了床鋪蓋,還真不太冷。
李平安一覺睡到五六點,天剛剛亮,才起來沒多久廚子就過來做飯,招呼他洗了臉。
宋石兄妹帶了一個有些跛腳的青年過來了,二十五六歲,比宋雅大五六歲的樣子。
年輕就叫陳全福,看樣子就知道他和宋雅關系很密切,說不定就是她的未婚夫或者丈夫。
宋石做了介紹,說他妹妹已經成親了,陳全福就是他的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