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
李平安是不想過去的。
同仁堂炮制中藥的師傅肯定是經驗豐富,人家做一種濃縮丸還能做不好?
吃飯的時候李平安和秦淮茹說了這件事情,秦淮茹卻說她和梅姨也知道此事,兩人商量了一下都認為李平安應該過去的。
同仁堂是大藥堂,人家炮制中藥的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現在六院使用的是惠仁堂的藥材,他們炮制藥材的方法肯定是能夠改善的,甚至可以說是改進的空間還很大。
梅姨的意思是想讓李平安過去學習一下,將同仁堂的中藥炮制方法告訴金貴或者是秦淮江等人,讓惠仁堂炮制藥材的時候做一下改進。
其實。
李平安以前就和金貴夫妻說過后世各種中藥的炮制方法和標準,惠仁堂炮制出來的中藥未必就比同仁堂差多少。
不過。
李平安可不會這么回復梅姨。
他決定到同仁堂制藥廠參觀、學習了。
當李平安將自己的決定告訴冉倩的時候吳澤特別是王春燕是有些失望的。
在她看來。
止咳丸是吳家的方子,論熟悉程總度誰能比的上她們夫妻?
李平安若是不過去,兩個到惠仁堂制藥廠參觀學習的名額就應該是她們的。
夫妻兩個一起到同仁堂制藥廠去就當是去玩了,多自在啊!
現在李平安也要過去,她就要考慮考慮自己能不能過去了。
畢竟。
上級只給了六院兩個名額,去三個人合適嗎?
找了一個李平安和吳澤都沒有安排手術的時間,冉倩讓兩人到同仁堂的制藥廠了。
同仁堂的制藥廠在西打磨街的一個小院里。
西打磨街在前門大街中部,相連著的一條街道被分割成了東、西打磨街。
西打磨街距離同仁堂和大柵欄都不遠。
兩人到制藥廠的時候制藥的師傅們還挺客氣,讓他們觀看了詳細的只要過程,還說讓兩人提意見。
真要說起來。
兩人在中藥炮制、中成藥制造方面的造詣都不高。
吳澤雖然是中醫世家但是他選擇了學習西醫,中醫方面的東西可能早就忘光了,跟著爺爺、父母學的那點兒東西早就還給他們了。
后世的李平安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的也是西醫,雖然選修了中醫,但他學的只是理論知識,并沒有怎么實踐過。
前身在醫校里學的也是西醫。
父親也只是教過他望聞問切以及一般的醫理而已,可沒有教過他炮制中藥和中成藥。
他接觸炮制藥材這方面最多的還是在藥物研究所和劉御醫等人研究速效救心丸的時候,藥物研究所也是請的同仁堂的老師傅。
對于同仁堂師傅們的手藝兩人能提出什么好意見來?
吳澤唯唯諾諾的說不出話來。
李平安卻是提出了一條和技術沒多大關系的建議。
他建議將來止咳丸無論是出口蘇國還是朝國,都不能告訴他們具體的成分,更不能連具體藥材的含量都寫清楚。
“怎么說也是人家幾代人的心血,不能就這么給傳出去了!”李平安思索著說道:“若是兩國過來接洽此事的人問起來就說中醫博大精深,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藥物只能在國內進行炮制,否則是要出問題的,這樣做也是為了防止某些人去模仿時出事故!”
李平安的建議吳澤是一百個認同的,而且是深有同感,他們吳家的藥方,拿出來救治國人也就罷了,怎么可能輕易的傳到國外去?
同仁堂的師傅深以為然。
他們就是炮制中成藥的,自然知道一個好藥方的價值。
炮制藥材的師傅立即就答應了,還和李平安、吳澤兩人商量了解決辦法。
李平安建議在說明書上只寫上兩三樣藥材了事,藥物成分是某某藥材等,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