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contentadv">金貴和公方經理宋城就說干脆讓兩人留下來算了,負責給惠仁堂的人做飯,可能工資不會太高,但好歹也是個營生,也免得他們經常往城里跑看孫子。
秦家人一商量就答應了。
在合作社也賺不了多少錢,還不如在城里找份兒差事呢,最少能守著自己的兒子、孫子。
開始的時候說兩個人的工資是十八萬塊錢一個月。
實際上根本就得不到這么多。
秦父、秦母也會辦事兒,給兒媳婦熬雞湯的時候也會給其他工人們準備一些,用雞湯做菜、下面條等。
雖然出了不少錢,但著實是籠絡了不少人心。
金貴專門跑到六院送了一回藥材,他找到李平安說惠仁堂開好了證明,干脆讓秦父、秦母兩人當正式工,將他們的戶口遷過來算了。
兩人在藥房外面說話的時候秦淮茹也站在身邊,李平安看了她一眼。
秦淮茹知道丈夫是在征詢自己的意見,她急忙點了點頭。
李平安又向金貴詢問秦家人的意思。
金貴說道:“秦淮江說他們是愿意的,要不然也不會求著我和宋城給他們開證明。
李平安接過證明信說道:“周末的時候我到秦家屯去一趟吧!”
金貴點了點頭離開了。
惠仁堂距離四合院十幾里呢。
李平安也沒有過去找秦父、秦母詢問,他們兩個也沒有過來。
秦淮茹說道:“等周末到秦家屯將手續辦好以后在過去吧!”
周末。
秦淮茹要在家看孩子,也就沒有跟著一起回去。
李平安一個人騎車去了秦家屯。
他起了個大早,沒吃早飯就過來了,本來想著要是到秦家屯以后有患者的話再給他們治治。
哪里知道老村長搖搖頭說道:“李醫生,多謝,不過不需要了,現在我們公社每過一段時間都會讓人套幾輛馬車拉著有病的人到城里的蘇國紅十字醫院看病,不用再麻煩你了!”
老村長對李平安是很感激的。
要不是他幫忙介紹,村子里的人哪里知道到蘇國紅十字醫院看病?
以前。
要是遇到大病特別是需要動手術的病一般都忍著,出不起醫藥費,還擔心在手術當中出意外。
現在好了。
蘇國醫生醫術高明還不要手術費,如果術中不輸血只需要出幾支青霉素的錢就行。
三十來萬雖然對他們還是一筆大錢,但相比過去已經減少了很多。
老村長聽說李平安是想將岳父、岳母的戶口遷走,嘆息了一聲說道:“遷走吧,在城里比在合作社強。”
本來在合作社干活賺工分就掙不了多少錢,今年雨水下的太多,雖然不至于將莊家都淹死,但是濕氣太重,野草瘋漲,村民們天天都要去下地除草不說,產量也會受到影響。
村長帶著李平安到合作社辦了手續,也給李平安開了兩封證明信,證明秦父、秦母都是秦家屯的人,同意他們將戶口遷走之類的。
手續辦好之后老村長就開始和李平安嘮叨,說是秦父兩人的戶口遷走之后他們家的房子是可以保留著,自留地又要減少,只有秦淮河一個人的,在地里種點兒菜可以,想要種莊稼就不行了。
李平安答應道:“我知道了!”
老村長又說可以先讓秦淮茹叔叔一家幫著看著點她家的自留地,麥子收過之后屬于秦父、秦母兩人的自留地就要劃給合作社了。
李平安依舊是點頭答應。
將手續辦好以后才十點多,老村長想將李平安留下來吃飯,他卻拒絕了,說道:“回去之后我還要幫著繼續給他們辦手續呢,我先走了,若是鄉親們有事情找我可以給六院打電話,也可以到醫院去找我!”
老村長不在挽留。
看著李平安的背影嘆息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