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急忙說劉御醫要是愿意過去,他倒是可以做向導,現在扎鋼廠、六院都起了很大的變化,日新月異。
李平安只是在藥物研究所看了看劉御醫寫的醫書,沒有帶走更沒有抄錄。
秦父、秦母進城以后家里的自留地就留給弟弟秦奮照顧了。
秦家種了一點兒大蒜。
到了抽蒜苔的季節。
他將地里所有的蒜苔都抽了帶到惠仁堂,好幾百斤呢,一下子哪里吃的完?
秦母就說本來就種的多,想讓女婿家也吃點兒,她讓秦奮也給李家送了一百來斤。
就這么一分,還真的將那些蒜苔給打發了。
徐氏說道:“淮茹她叔叔送了這么多蒜苔還有菠菜,咱們家十天半月都吃不完!”
李家幾乎是頓頓炒蒜苔,不過李平安等人也沒怎么厭煩。
隔三岔五就要下一場雨,能吃上新鮮的蔬菜已經算很不錯了。
雨水很是充沛。
報紙上說長江中下游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收音機里也播報了南方某些地區受災的情況。
總是下雨。
蒜苔要是不抽出來的話怕是會泡壞掉,可是抽處來賣不掉的話也是徒勞。
往年那些收蒜苔的商人都不怎么過來了,他們都知道現在生意不好做,這么濕的天氣,要是將蒜苔收走卻賣不出去,砸在手里就完了,不但不會賺錢怕是還要賠錢,得不償失。
秦家屯附近幾個村子種大蒜的可不少,抽出來的蒜苔也不少。
上次秦奮拉了一車蒜苔到城里沒多久就賣了,鄉親們都把他當成了能人,求著他幫忙賣蒜苔。
秦奮勉強答應了。
<divclass="contentadv">他覺得自己好歹也在城里認識幾個人,總比其他人兩眼一抹黑,在城里誰都不認識強一點兒。
秦奮開始一車一車的往城里拉蒜苔。
這么多的蒜苔。
惠仁堂是吃不完的。
李家更是吃不完。
李平安就讓他拉到菜市場上去賣給那些攤主,實在賣不完就弄到六院食堂去。
食堂那些廚師們聽說是李平安的親戚想要便宜賣一點兒蒜苔,他們都很樂意幫忙。
李平安還讓秦奮到扎鋼廠食堂去試試,食堂主任也答應了,這段時間天氣不好,秦奮直接將蒜苔從鄉下拉過來,送貨上門還便宜,他們自然是愿意要的。
六院特別是扎鋼廠食堂愿意要蒜苔,銷路算是打開了。
秦奮源源不斷的從鄉下往城里送菜。
起初完全是幫鄉親們的忙,后來想了想,還是稍微賺一點兒吧,自己不能白忙活不是?
他往菜市場送蒜苔的時候多少加了一點兒,每天也能賺幾千到一萬多塊錢。
秦奮干的更歡實了。
除了蒜苔還往城里送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