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推著自行車和秦淮茹夫妻兩個在后面跟著。
他將自行車給了秦淮茹,坐上汽車和婁振華一起離開。
荊防敗毒散為發表劑。
蘇國人知道國內找到了鈾礦。
其以“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炙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組成。
都是介紹蘇國經濟文化成就的,他也不太感冒,不過最后一頁卻是引起了他的興趣。
秦淮茹是有信心將陳霜盡快教出來的,辨認藥材、記住藥材價格比學珠算還是要容易一些的。
不過。
李平安知道其實這個模型根本不會有什么用,大概只是建筑布局模型而已,涉及到相關技術的東西一點兒也不會有的。
李平安并沒有留下來吃午飯的意思,起身就要走了。
譚青青突然開口說道:“你這怎么全部都是中藥啊,不給我開一點兒西藥?”
即便是譚青青得的是流感,也是由病毒引起的,青霉素的作用并不大,反而是荊防敗毒散是對癥的。
“這。”李平安遲疑了一下說道:“西藥的話可以用青霉素防止繼發感染,不過我覺得沒有必要,用處不大!”
說完。
李平安從屋子里走出來了。
婁振華還要送他,李平安搖搖頭說道:“這里距離六院并不是太遠,我走著過去就成!”
從婁家出來李平安去了六院。
他到藥房幫著秦淮茹抓藥。
秦淮茹詢問李平安到婁家做什么了,誰病了。
譚氏對她不錯。
她還是很關心譚氏母女的。
“不是譚氏母女,而是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姑娘,應該是譚氏關系遠一點兒的堂妹,叫譚青青,可能是傷風感冒了!”李平安將事情說了一遍,又道:“我聽說蘇國展覽館已經建成了,估計很快就會開業呢,附近還有蘇國餐廳,到時候我帶你過去看看!”
秦淮茹答應一聲,心里想著藥房這么多事兒,也不知道能不能去的成。
李平安向秦淮茹要了一張草藥價格表,幫著他們抓藥、劃價。
其實這個季節主要是感冒、拉肚子等幾種病,開的藥也就是那幾個方子,李林、姜山到扎鋼廠醫務室以后周景等中醫就很少改動方子了,不對原方進行加減,只要算一次方子的價格就能當做模板來用,就算是動了一點兒方子也能很快計算出藥價。
李平安抓藥、劃價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他過來幫忙,秦淮茹輕松不少。
大城絲綢行等各大絲綢、布行被贖買、公私合營以后開始發行布票了,每家定額定量,到布行、商店買布的時候不但要票還要錢。
公私合營以后大城絲綢行決策權就歸公家了,侯二做了私方經理幫著打理。
侯方城、侯大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和蘇國的其他貿易上。
真要說起來。
最賺錢的還是手表買賣。
只是。
手表是奢侈品,商店也不會無限制的收購,侯方城將目標放在了洗衣機、冰箱上面。
這兩種貨物雖然也是奢侈品,但在國內還算是新鮮玩意兒,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程度,生意還是可以做的。
絲綢生意不能做了,可以向蘇國輸送其他輕工制品,比如肥皂、餐具等等,這些東西確實沒有絲綢賺錢,但是運過去的多了利潤也是相當客觀的,再加上從蘇國運過來的東西,利潤也不少。
政策明確下來以后佛拉基米爾和葉麗娜就開始活動了。
這個時候要是拿不到交易指標,以后要是形成規劃,可就真沒他們的事了。
此時的陳雪虎并不知道陳家的絲綢店已經垮了,他也是跟著兩個蘇國人一起走動,弄了一點兒向蘇國輸送絲綢的指標,很是得意,想著往后就有固定的生意了。
別人不能往蘇國販賣絲綢他卻可以。
這種生意能不賺錢嗎?
他的生意可能沒有兩個蘇國人的大,但是長期做下去未必就沒有更好的發展。
將這邊的事情辦好,佛拉基米爾和葉麗娜在莫四科采購了一批貨物要到華夏賣了。
等到了國內,將自己在蘇國辦好的各種手續交給相關部門,他們就可能有幾劃內絲綢交易額度了。
<divclass="contentadv">和其他國營絲綢行、布行一樣能在華夏采購布匹運送到蘇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