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
當李平安進入小院兒的時候就發現有一股騷臭味兒。
進入東廂房給孔靈診病的時候發現馬桶還沒有倒,不過里面的內容物并不是太多。
<divclass="contentadv">李平安問過情況之后又給孔靈診了診脈。
輕取即得,重按稍減,位置比較表淺,空泛無力。
這個是浮脈,也就是典型的風寒感冒的脈象。
只是。
因為房間隔缺損的關系,她的脈象甚至比一般的浮脈還要虛弱一些。
李平安詢問因由,得知孔靈是因為夜里著涼才感冒,心中更加篤定自己的判斷。
柳眉急忙解釋,說是當時情況并不是太嚴重也就沒有往心里去,想著反正是要到京城大學醫院那邊去看病的,等兩天也無妨,可沒有想到女兒的病越來越嚴重,她不得不去軋鋼廠醫務室找醫生,李林和姜山給她推薦了李平安。
李平安沒再多問,給她開了兩副治療感冒發燒的中藥,囑咐她孔靈年紀太小,用藥的時候藥量可以減半。
同仁堂的醫生給她開了桑菊飲,這副藥物主要是在風溫初起的時候用,作用上是預防大于治療,主要是溫養肺部,但現在疾病已經起來了,李平安讓孔靈暫時不用桑菊飲,轉而使用另外一種方子—止咳散。
止咳散同為解表劑,具有辛溫解表,宣肺疏風,止咳化痰之功效。
主治外感咳嗽,癥見咳而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
臨床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者。
本方由桔梗(炒)、荊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00克,甘草(炒,60克)陳皮(水洗去白,50克)組成。
本方治證為外感咳嗽,經服解表宣肺藥仍咳不止者。
風邪犯肺,肺失清肅,雖經發散,因解表不徹而其邪未盡,故仍咽癢咳嗽,此時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惡風發熱。
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散之品。
方中百部、紫菀為君,兩藥味苦,都入肺經,其性溫而不熱,潤而不膩,皆可止咳化痰,對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味苦而性平,善于開宣肺氣;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長于降氣化痰。
兩者協同,一宣一降,以復肺氣之宣降,增強君藥止咳化痰之力,為臣藥。
荊芥辛而微溫,疏風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
陳皮理氣化痰,均為佐藥。
甘草調和在眾藥,和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為佐使之用。
縱觀全方,藥雖七味。
具有溫而不燥、潤而不膩、散寒不助熱、解表不傷正的特點。
將幾個藥方留下,李平安也沒有要出診費,和柳眉打過招呼以后就想離開。
柳眉急忙說道:“李醫生,我這里有幾個方子,同仁堂的醫生說是可以治療我女兒的那什么心臟病,煩勞你幫我看一看是不是有用,怎么我女兒正吃著藥呢又出毛病了?”
柳眉急忙將藥方名字報了出來。
同仁堂醫生給孔靈開的那三個方子她可是記的很清楚,藥方名字根本不會弄錯。
到這個院子來之前柳眉還將女兒吃的藥也帶過來幾副,一股腦兒的將藥都給李平安拿出來了。
麥冬生地茶。
八珍湯。
桑菊飲。
這幾個藥方都是醫書中記載的原方,沒有做任何的更改。
李平安覺得最起碼在中醫理論上是行的通的,但畢竟是在解剖學上有所缺失,能不能治好孔靈的病還真難說。
他思索著說道:“這三個藥方是對癥的,但是能不能治愈你女兒的病真的不好說,長期使用之后再說吧,說實話,除了做手術,也只能用這幾個藥方穩定你女兒的病情了!”
柳眉臉色有些不好看。
她也聽出來了。
無論是李平安還是同仁堂開藥方的大夫可能都認為這是權宜之計,她沒錢給女兒做手術,只能用中藥試一試了。
“那,我女兒又得病了,是不是意味著這幾個方子不頂用?”柳眉打破沙鍋問到底。
李平安搖搖頭說道:“也不一定,別說是一個小姑娘,就是大人半夜不睡凍著了也會感冒的!”
柳眉臉色一紅,她又想起了那天晚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