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離開以后李平安夫妻兩個才回四合院兒吃飯。
“陳姑娘真要給咱兒子做衣服啊?”秦淮茹問道。
當時這件事已經是鬧得沸沸揚揚的了,北洋政富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更何況前門樓子向來都是“公家”的,壓根兒也不賣,所以大家就都喜歡用這句話來懟人。
小院兒里有五棵棗樹的,卸下來的紅棗可不少。
天色不早了。
李平安點頭答應。
何家沒人。
甲午海戰后簽訂的《馬關條約》將臺省割讓給了東瀛。
民國初年,國力衰弱,列強軍閥爭戰不已,洋貨日貨充斥市場,當時東瀛的祛暑藥“仁丹”和“寶丹”在國內大肆宣傳,大量傾銷,幾乎每個城鎮的大街小巷都貼有仁丹廣告。
李平靜和趙氏知道紅棗是李家樹上結的,她們還嫌棄徐氏給的少了。
徐氏到醫院家屬院小院兒拿了好幾網兜的紅棗,給了閻家一網兜,又給鄰居們分了兩網兜。
“至少咱們不用蹬著三輪車滿京城跑給人家送藥材了不是?”陳慧白了丈夫一眼說道。
民國九年。
李家醫院那邊的小院兒可是有好幾棵果樹呢,能結多少紅棗,就只給她們這點兒?
徐氏看出了她們的不滿意,不過沒再搭理她們,騎著自行車回四合院兒了。
雖然是哥哥最后一次給六院送藥材,秦淮茹一點兒也不敢馬虎,她仔細的檢查過各種藥材的質量、份量,在收據上簽了字。
北洋政富財政緊張,當時的北平市長想出了個“好”主意:就是要把前門樓子賣了,甭管賣給誰,他也不敢拆,拆了也拿不走。
衣服、帽子、鞋什么的都有。
這種避瘟散是裝在一個八卦形的小盒內,打開盒蓋,用指頭蘸上一點往鼻孔里一揉,深吸氣,立即感到一股清涼氣息由鼻而入,沁人肺腑,周身舒暢、清爽。
長春堂在晉地、津市等地開設了分號,并在前門外鮮魚口一帶開設了棺材鋪、紙店、油鹽店、百貨商店等共八家商店,這時期的長春堂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不用!”李平安說道:“我幫你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再說了,這錢你不是也沒用幾天嗎?”
秦淮茹從自行車上下來,抱著孩子開了大門。
秦淮茹開口說道:“你們留一網兜再給馮雯雯家里送點兒!”
不過。
這話一出,能給對方咽的翻半天兒白眼兒,回答不出來的。
前門大街是城市中心,又是商業中心,客流量巨大,他在城門上再這么一打廣告,一下子就使得長春堂名聲大噪。
徐氏給周家帶過去兩網兜。
得知他們有事情和李平安說,秦淮茹開口說道:“你們找個地方談事情吧,我騎車回家吃飯!”
李成夫妻將李平安叫到辦公室外面,兩人彼此看了一眼,最后還是李成說道:“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這件事情要說明白可要多花費一點兒時間了,我們不能耽誤你工作,這樣吧,午飯的時候咱們找一家飯店邊吃邊聊,我將要說的都告訴你,幫不幫忙,怎么幫忙也都由你說了算!”
“說的也是!”秦淮江說道:“最起碼伱不用再干什么重活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