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嘻嘻的說道:“咱媽幫了我大忙了,要不是她早就將碎布縫合到一起,我也不可能做這么快!”
<divclass="contentadv">藥材公司要召開公私合營動員大會了。
不但是那些沒有參加合營的藥鋪、藥堂負責人要參加,像六院這樣的醫院藥房、惠仁堂這樣的公私合營藥堂也要參加。
六院藥堂是秦淮茹要參加,同時,醫院還派李平安做為醫生代表一起參加。
公私合營動員大會召開以后還要商量藥材統一采購計劃,各家醫院派遣醫生參加的話也能給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李平安自然是不會反對醫院的決定,早早的就做好了安排,將那天計劃好的幾臺手術都提前做了,實在是沒有做好術前準備的就延后。
早上吃完早飯,李平安就帶著秦淮茹離開四合院兒到藥材市場那邊去了。
藥材市場是藥堂、藥鋪最集中的地方,藥材公司和商業局的人決定在那里召開動員大會。
李平安過去的時候藥材市場的一片空地上已經坐滿了人,黑壓壓的一片,應該有一百多人吧。
地上擺放著一條條長凳,兩三個人坐一條凳子。
夫妻兩個挑了一個周圍沒人的凳子坐下,沒多久商業局和藥材公司的人就開始講解公私合營的好處了,合營以后中藥藥材將會統一調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節省重復和浪費,每家藥鋪都有活兒干,有生意做。
雖然周圍的人開始議論紛紛,李平安夫妻兩個卻是什么也沒說,公私合營的事兒和六院沒有關系,和他們更沒有關系。
動員大會開完之后就是對各家醫院、藥鋪進行摸底了。
一個藥材公司的同志拿著小本兒挨個記錄各個單位的情況,輪到李平安夫妻兩個的時候他很詳細的詢問了六院藥房對藥材的消耗情況,還問關于藥材統購統銷有什么建議沒有。
秦淮茹搖搖頭說道:“我只是一個藥房管理員而已,關于統購統銷我真的不懂,我們聽從安排,只要藥材質量好就行,要哪家的,要不要惠仁堂的都無所謂!”
那位同志將目光轉到了李平安身上,李平安也是著重強調了質量問題。
去歲雨水很多,除了影響產量以外,其他霉變的中草藥有很多魚目混珠進入了市場,不能不防!
記錄的同志忙不迭的點點頭,一副很重視的樣子。
很多人都從座位上起來了,相互走動著、議論著,沒有公私合營的藥鋪代表都在討論著公私合營的利弊。
大多數人還是贊成的。
分片公私合營的過程他們也看到了。
合營早的大多是拿的股息,晚的都是拿的利息,當真是趕早不趕晚。
現在合營也許還有拿股息的機會,要是晚了,黃花菜都涼了,合營之后只能拿利息。
即便是拿利息未必都一定能比股息高,但在坐的各位誰也不會覺得自己的藥鋪沒有潛力,都不想拿固定的利息。
空地中心有一群人正在圍著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說著什么,很顯然,那老者是這群人當中領頭的,應該是中藥行業的佼佼者。
李平安隱隱的聽周圍的人說什么“唯鶴年堂馬首是瞻”之類的話。
鶴年堂?
李平安心中一動,想起了關于這家藥鋪的一切。
要說起京城里的藥鋪,這個鶴年堂是年頭最久,比同仁堂、長春堂都早。
早在永樂三年這家藥鋪就在菜市口附近開張了,距今已經有五百余年的歷史。
鶴年堂開張的時候還沒有菜市口呢,所以俗語有:“先有鶴年堂后有菜市口。”的說法。
從當初的丁鶴年開辦鶴年堂以來,藥鋪一共經歷了四族人的經營,當代是由一個叫劉一鋒的掌柜執掌。
李平安想著自己要是猜測的不錯的話被圍在中央的人應該就是劉掌柜了。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