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再要想讓她們幫忙還是要找李平安。
現在買糧食、油都要票證的。
除了許家。
言下之意是想要借一點兒錢。
這家伙也不是沒動過心思。
她女兒孔靈年紀也不大。
顧主有時候還會讓何雨柱夫妻帶回去一點兒菜甚至是一點兒客人喝剩下的酒。
賈東旭跟著易中海學了不少鉗工技術,自覺著自己的水平已經不錯了,等到學徒期滿能夠考級的時候肯定能和許富貴一樣很輕松的就考上一級鉗工。
在分管蔬菜銷售業務的供銷社附近轉了一下午,還真的讓他找到了房源,好說歹說,只買了一套四合院兒當中的兩間房。
別說賈強年紀小。
上什么學校只是決定自己的起點,至于說終點,將來要走到哪一步還要靠自己的努力。
賈張氏就算是臉皮再厚也明白李家的意思了。
賈家經常節省也是無奈之舉。
有時候何雨柱夫妻兩個回來晚了何雨水和孔靈這兩個丫頭就自己做飯,要是何雨水做作業晚了不想做飯就到后院兒找徐氏,李家做的飯多了就會讓何雨水留下來吃飯。
“這還用問嗎,要不是和托里.,難道她是不想給易中海生孩子?還有,你沒發現嗎,一大媽不在四合院兒的時候比以前多了,很多時候咱們下班的時候都碰不到她了,易中海經常在軋鋼廠食堂或者外面的飯店吃飯呢!”李平安說道:“她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和咱們沒什么關系!”
何家兩個廚子,他們帶回來的飯菜要么是蘇國專家小食堂的,要么就是紅白事兒上剩下的,能不好吃嗎?
這兩家的飯菜別說是孫子賈強,就是她自己都眼饞。
徐氏燒菜的時候整個后院兒甚至中院兒都能聞到香氣。
從此以后賈東旭對易中海更加孝順,差點沒將他當親爹養著。
畢竟是多了一個人干活兒,雖然柳眉只是個幫手,顧主還是會多給何雨柱一些錢的。
婁曉娥這批人要南下到香江那邊上學了。
小丫頭更加堅定了信念。
不就是改姓何嗎?
對他、對何家也沒影響。
沒了壓力,劉悅也不再提到外面找工作的事情。
甚至。
賈東旭還挺有骨氣。
雖然米式英語和香江那邊的口語可能有些不同,但也差不了多少。
直到婁曉娥上了火車,隨著火車漸漸遠去她才意識到要離開父母很長一段時間,不覺留下了眼淚。
不過需要的也不多。
聽了母親的勸說王豐年心情好多了,滿懷希望的等著開學的那一天。
等到開學之后就住校,沒事輕易不會回家了。
她是帶著孫子過去討要過飯菜的。
這樣一來多余的糧食指標、糧票都歸了易家。
賈張氏這家伙聞風而動,也會帶著自己孫子到李家。
賈張氏悻悻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