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范金有的小人行徑
去年國慶的時候中蘇簽訂了條約要調整人民幣和盧布的兌換比例,由一比四調整為一比六。
這對國內是有好處的,代表著進行國際交易的時候人民幣的購買力更強了。
不過。
這種決定實施起來還是比較難的。
經過反復磋商。
半年后才開始實行新的兌換政策,蘇方還對簽約簽訂以后依舊按照舊比例兌換的進行了補償,補償數額多達一億多盧布,可見當時中蘇交易體量是多么巨大。
補償的外匯全部都換算成人民幣補償給了各個商戶。
因為大城絲綢行還做向蘇國出口絲綢的生意,得到了不少補償,這些補償除了交稅,大部分都算是利潤,自然侯二也得了一大筆股息。
有了這筆錢。
彭母越來越覺得家里是富裕的,更不會讓女兒出去工作了。
彭芳到藥房開中藥的時候還和秦淮茹聊了會兒天。
畢竟彭芳年紀大了,想要再懷孕也不容易。
她一心想著讓女兒再給侯二生個兒子。
最初。
萬一要是出點兒茬子就麻煩了,裁縫鋪要關張不說,說不定還要被追究責任。
兩人都沒有答應。
陳雪茹想要拒絕。
最后娜塔莎又提出自己可以拿出一筆錢幫陳雪茹將隔壁院子也買下來,逐漸用貨款還債就可以了,甚至還說可以不要利息。
這個方案對公家是有利的。
不過。
買縫紉機的錢是從裁縫鋪利潤當中出的,買了這批縫紉機,能上交的利潤其實已經不多了。
現在她們的裁縫鋪在京城眾多裁縫鋪甚至是絲綢店當中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
她的小院兒前面門面房就算是歸還給自己了,不過依舊可以讓裁縫鋪放一點兒布匹什么的。
葉蓮娜到陳雪茹裁縫鋪和她以及公方經理張慧萍談過購買衣服的事情,她們要按照蘇國人的衣服樣式做,價錢可能會比賣給當地人高一些。
在街道、居委會的幫助下娜塔莎和陳雪茹將隔壁院落買了下來,擴大了裁縫鋪的規模,又招收了好幾個小姑娘,增添了幾臺縫紉機。
許主任也說彭芳這種情況并沒有其他好的辦法,只能讓中醫開點兒中藥而已。
秦淮茹其實不敢多說什么,更不敢給彭芳提什么建議。
侯大和妻子娜塔莎從蘇國回來了。
彭芳是想到醫院繼續工作的,生產過后也和母親說過幾次,彭母卻始終不同意。
當時兩國關系整在正月時期,蘇國對國內的援助也能賺取大量的外匯,再加上蘇國的輕工制品、農產品等缺口太大,對兩國的貿易影響并不是很大。
沒過多久。
她甚至提出自己也可以出錢將隔壁的幾間門面房全部買下來,整個裁縫鋪搬到隔壁小院兒。
如今的彭芳手里可不缺錢,中藥并不貴,她可不缺少那點兒錢,即便是沒有優惠也不在乎。
葉蓮娜有些不甘心的離開,找其他裁縫鋪合作去了。
彭母這個老太太固執的很,一心一意的想要讓自己女兒再生個男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