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老太太知道。
兩人心里都很不服氣。
徐氏和秦淮茹估計都要聽他的,李林更不用說了。
此時。
父子兩個回家了。
那可不行!
李平安將盛漿糊的碗拿給秦淮茹讓她收拾了,又說道:“我去買肉的時候再買一些骨頭回來,讓兒子啃吧,解解饞!”
“我媽還要帶孩子呢,怎么能讓她更操勞?至于讓你到我們家吃飯,還是算了,我總不能讓別人在我們背后說閑話,議論我們是想要你的遺產才照顧你的,這樣不好!”李平安說道:“如果有口糧指標我們就多吃一口,如果沒有就少吃一口,我們不惦記你的口糧指標,更不會要你的錢和糧票!”
李平安也不隱瞞,將剛剛發生的事情說了,又說道:“我媽已經夠忙的了,哪有時間照顧他啊,再說,李業那小子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好帶了,我可不希望我媽分心,更不會讓鄰居們誤會我們李家圖她的那點兒東西!”
他有手有腳能工作賺錢,還需要母親和妻子用這種方法去算計一個老太太嗎?
賈東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苦練鉗工技術,將易中海的技術都學到手,成為一個等級高的鉗工,賺更多的錢養家糊口。
隨身空間里的肉已經不少了,李平安今年到菜市場買肉的時候又買了很多。
回到家里的時候才知道表哥徐海又送過來一些鹵肉,李業這小子吃的滿臉都是油。
秦淮茹笑著說道:“年前的時候兒子可能只盯著表哥帶來的那些鹵肉了,不會對你買的骨頭感興趣了,全部都煮了吧,過年后再讓他吃,反正也放不壞的!”
李平安有些郁悶的說道:“也只能如此了!”
拿了點兒肉,李平安去裁縫鋪找陳雪茹,他發現都到了二十七八了裁縫鋪還開著門,進去一看居然只有陳雪茹一個人在干活兒。
“張大姐和那幾個姑娘都放假了!”陳雪茹說道:“反正我就住在隔壁,沒事兒就過來做衣服了!”
陳雪茹起身在屋子里找了一會兒,拿出幾套衣服說道:“給你們做的!”
“給我們做的?”李平安疑惑的問道。
“前兩天淮茹姐姐讓做的!”陳雪茹微笑著說道:“還給我錢了呢!”
李平安打開看了看。
兩套衣服是給李林和徐氏做的,顏色并不是太鮮艷。
給李平安做的是一套中山裝,長褲子。
給秦淮茹做了一件烈寧裝。
烈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卻在當時的國內演變出女裝,并成為哥命“時裝”。
它的外觀是西服領、雙排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
烈寧裝因其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屬于中西合璧的產物。
當時這種裝束是很流行的。
男女都能穿,男款的通常還會佩著一個八角帽。
八角帽又稱“紅軍帽”,是紅軍的象征。
其帽頂外口呈八角形,下端接有一段落帽邊,前面中間有半月形的帽舌。
給李業做的是當時流行的小孩兒穿的衣服,卻是沒什么特別。
兩人也是許久未見了,李平安跟著陳雪茹到了隔壁小院兒,親熱了一番。
之后。
李平安詢問裁縫鋪的生意。
陳雪茹說裁縫鋪的生意很好,再加上和娜塔莎做的生意,她訂購的蘇國服裝數量非常多,手里的活兒基本上做不完,要不是要過年了,哪里會休息?
“辛苦你了!”李平安開口說道。
從小院走出來的時候陳雪茹也跟了出來,有些動情的說道:“平安,你要是心疼我就多過來看看。”
“我會的!”李平安開口說道。
將衣服送到家里,李平安又去了劉御醫的小院兒,詢問有什么可以幫忙的沒有。
劉御醫搖搖頭說道:“該準備的我都準備了!”
李平安讓劉御醫除夕和春節都到李家吃飯,劉御醫猶豫的時候李平安又說道:“就這么說定了,到時候我來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