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生脈飲對張母的病是有效的,幾副藥下來她的病情好轉了不少,癥狀慢慢減輕。
數日以后李平安又讓張母改用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散有補脾胃,益肺氣的功效。
方中用人參100g,茯苓100g,白術(炒)100g,山藥100g,白扁豆(炒)75g,蓮子50g,薏苡仁(炒)50g,砂仁50g,桔梗50g,甘草100g。
兩種藥方,數副藥劑讓張母度過了這次危機。
此后張老板又向李平安討要保健養生藥物,李平安推薦了龜齡集。
龜齡集用于腎虧陽弱,記憶減退,夜夢精溢,腰酸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瀉,食欲不振等癥。
具有強身健腦、調整神經、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活力等功能,素有“養生國寶”美稱。
這龜齡集傳說是嘉靖皇帝追求長生時讓人煉制的,后來由一個太醫將這種藥方帶進民間。
都道:“人活七十古來稀。”
李平安之所以知道這個藥方以及中成藥的制作方法是因為劉御醫。
龜齡集處方輾轉傳入“廣盛藥店”。
曾嘉要從六院離開了。
可能不是三大媽不讓閻解成夫妻兩個過去吃飯,而是他們夫妻兩個不愿意去吃。
中成藥炮制方法如下:
用方內家雀腦、硫黃二味裝入豬大腸內,用清水煮之,至硫黃和家雀腦溶合一起時倒出,去豬大腸,曬干;再合以上藥軋成粗面,裝入銀桶內蒸之,蒸至三十二小時,將粗面倒出,再將朱砂面,和藥面和勻,再裝入銀桶內繼續蒸三十二小時,倒出晾干制成丸劑裝瓶。
他覺得給張母治病是自己分內的事情,即便是幫著張母治好了也不應該收人家那么貴重的東西。
后來李平安和劉御醫說過這個病例,劉御醫是不贊成老太太使用龜齡集的。
他告訴李平安,說是已經和西安的一家醫院商量好了,過去當外科醫生。
清廷入關以后藥方就落到了他們手中,據說康乾兩位皇帝都服用過這種藥丸,對這種藥物的研發很是重視。
李平安見到三大媽的時候就問為什么讓閻解成夫妻兩個單獨做飯,讓他在家里吃不行嗎?
三大媽嘆息了一聲沒有回答。
兩人都覺得有些奇怪。
廣譽遠這個藥店在京城沒有分號,據說同仁堂為清廷皇室制造過這種藥物,制造方法他們也有,所以這種藥物同仁堂是有售賣的。
張老板也沒有堅持。
在清代曾與廣州陳李濟、京城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并稱為“四大藥店”,是晉省中藥企業典范。
三大媽就盼望著老二、老三長大以后別學自己的哥哥,對他們夫妻兩個孝順一點兒。
于莉兩口子只在早上做一頓飯,午飯和晚飯一般都在外面吃,可能是在百貨商店的食堂,也可能是在附近的飯店。
李平安看著她一副無奈的樣子就知道了。
不過。
張母病情好轉之后張老板送給李平安一副石濤的畫。
幾天之后給了一副齊白石的畫,李平安這次并沒有拒絕,收了下來。
方中用鹿茸(去毛),人參(去蘆),熟地,制山甲(用蘇合油),生地,石燕(用鮮姜),蓯蓉(酒蒸),家雀腦,地骨皮(用蜜),杜仲炭(鹽炒),甘草(用蜜),天冬(用黃酒),枸杞子(用蜜),川牛膝(用黃酒),大蜻蜓(去足、去翅),海馬(用蘇合油),大青鹽(清炒),淫羊藿(用牛乳),蠶蛾(去足、翅),故紙(用黃酒),砂仁,鎖陽(用黃酒),硫黃,菟絲子(用黃酒助克制),急性子(水煮),細辛(用醋),公丁香(用川椒炒,去川椒),生黑附子(用清水煮一次,用醋煮一次,用蜜制)。
也不用多問,看著馮雯雯那副得意洋洋的神態就知道了。
他們和閻家離的這么近為什么要自己做飯呢?
一次。
老大不行了。
同仁堂距離億兆商店這邊又不遠,很容易買到。
幾百年間,由廣盛號演變為廣升聚、廣升譽、廣開遠、廣譽遠等一系列專制龜齡集的藥號。
張老板已經很滿意了。
她是真的說不出口。
從此龜齡集便成了山西太谷獨特的方劑,作為商品流傳開了。
雖然沒有和李平安多說,但他知道對方承諾的絕對不只是讓他當一個普通的外科醫生這么簡單,可能是讓他當副主任、主任甚至是更高的職務。
李平安推薦張老板到同仁堂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