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沒了工作還要花錢治病,不慘嗎?
陳雪茹懷孕了,李平安特別照顧,連著過去好幾次,親眼查看了她的吃穿用度以及在裁縫鋪的工作情況才放心。
裁縫鋪規模擴大以后也在小院兒里開火了,李平安就讓陳雪茹在裁縫鋪食堂吃飯,免得她自己在家里做飯麻煩。
她的工作也很簡單,就是督促著十幾個女工做衣服,檢查她們的工作質量,如果做的不好,指出來讓她們重新返工,并不是太忙碌,也不是很消耗心神。
入春以后,娜塔莎訂購的絲綢衣服越來越多,布拉吉裙子都是上萬套的訂貨。
現在的裁縫鋪不但中止了和六院的合作,除非是一開始就照顧陳雪茹的老客戶,一般私人定做衣服的活兒都不接了。
裁縫鋪大事小情基本上都是陳雪茹說了算,公方經理、會計張慧萍很少介入經營管理。
她的做法贏得了陳雪茹的尊重,就連李平安也對她高看了一眼。
陳雪茹怎么經營裁縫鋪的張慧萍看在眼里,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之所以不多管應該是因為陳雪茹經營的不錯。
裁縫鋪上交的利潤在整個街道都是數的著的,居委會、街道辦沒少表揚她們。
他治好了那些患者,工作就算完成的很好了。
為方便百姓使用,傳呼公用電話多數設在胡同、街巷的買賣鋪子里。
平時比較多的只是一些普通病罷了。
周末的時候他還真的去找過劉御醫,兩人交談過幾次。
電話安裝好以后秦淮茹就迫不及待的給惠仁堂分店那邊打了個電話,告訴父母自己這邊也裝電話了,有事兒的話打電話找她和李平安就行。
回到家里李林和兒子說了這件事情,李平安說道:“醫學哪有什么捷徑,就算是劉御醫肯教你,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多學點兒知識,給病人診病的時候仔細一點兒,多注意細節就行!”
侯二、娜塔莎甚至是李平安等人都是看在陳雪茹的面子上才幫裁縫鋪的。
還有一句話:凡有胡同處,就有公用電話。
因為離北海這邊遠,劉御醫就不到北海公園鍛煉身體了,平時都是在積水潭醫院或者是西海那邊的廣場上鍛煉。
裁縫鋪如果繼續壯大,真的能成為服裝廠,張慧萍也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雖然是醫院的分機,但是用起來很方便,還不用出電話費。
李林想和劉御醫見面也不容易。
傳呼公用電話:“某某家,接電話了!”
以前。
醫院里有好幾個分機,算上總機,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電話和外面通話。
“這下好了!”秦淮茹對李平安說道:“媽那邊要是有什么事情用電話通知咱們更方便,我也不用經常往那邊跑了!”
那個時候的電話技術。
“還是按照你自己的方法去做吧!”劉御醫說道:“一般的小病小災你足夠應付了,至于病情嚴重的患者,交給你們醫務室那些蘇國醫生或者是送到六院吧!”
這些東西輾轉都到了衛生部手中。
如今。
李林年紀大了,給患者看病的手法、習慣已經根深蒂固,一般的診斷技術都懂,劉御醫還真的沒辦法指點他多少。
李林呆了一下終于還是答應了。
劉御醫本身就是個有想法的人,再加上博覽群書,他想要研究出一點兒新成果不難。
李林自然是明白的,點了點頭。
他身上的擔子卸下來了,有時間做點自己的事情。
該給陳雪茹的那份兒股息不會少,但也不能讓陳雪茹占了便宜。
到四合院兒吃飯的時候李平安將家屬院小院兒那邊裝電話的事情告訴了徐氏,還說了聯系方式。
醫院家屬院小院兒裝電話了。
京城流行著一句話: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
她是為了給醫院省點兒電話費,同時也是為了不占用電話通道,讓其他人能夠使用電話。
劉御醫到積水潭醫院工作以后很受重視,除了時不時到門診室和坐診醫生討論一下疑難雜癥,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著書立說,研究中醫。
扎鋼廠醫務室哪里會遇到那么多疑難雜癥?
以往那些想法,想要進行驗證卻沒有做,埋藏在心底的想法可以做了,他能進行自己的研究。
既然陳雪茹能夠管理好,她何必多此一舉和陳雪茹爭奪裁縫鋪的管理權?
建國以后,京城26個郵政支局全部安裝了公用電話。
將來。
說了幾句話之后就掛了。
她只要做好賬目,保護好公家的財富不受損害就行了。
京城電信局在城區開始發展私人代辦的“傳呼公用電話”,當時也叫“人民電話”。
他確實是記過不少藥方、醫書,不過那都是別人的,都是從清廷太醫院得來的,所有的東西他在藥物研究所的時候都寫出來交給上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