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在中醫中也有類似的稱呼,中醫上稱為瘕,其主要病因在于體質內虛,正氣虛弱導致六淫邪毒入侵,日久形成腫塊。
癌癥是一種惡性腫瘤,中醫認為其發病與人體正氣不足、氣血失調、痰瘀互結等因素有關。
因此,中醫治療癌癥的方法主要是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
中醫治療癌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中藥治療、針灸治療、推拿治療等。其中,中藥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采用不同的藥方進行治療。
中醫對癌癥有自己的認識,李林和姜山兩人當然也是知道癌癥是多么難治。
中醫治療直腸癌通常是通過綜合運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法,以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提高免疫力和體質,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擴散,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的目的。
中醫對直腸癌的治療主要依賴于中藥。
中藥治療的方法包括口服、外敷、灌腸等,中藥可根據患者的不同癥狀進行配方。
常用的中藥有秦艽、黃芪、桑白皮、當歸、川芎、枸杞子等。
直腸癌屬于中醫的“積聚”、“腸風”、“臟結”等范疇,兩人辨證為痰濕內阻證,使用了葛根芩連湯加減。
葛根芩連湯為表里雙解劑,具有解表清里之功效。
主治協熱下利,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紅苔黃,脈數或促。
臨床常用于治療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傷寒、胃腸型感冒等屬表證未解,里熱甚者。
方中用葛根15g,黃連9g,甘草6g,黃芩9g。
袁樹森還有一種在中醫上被稱為里急后重的癥狀。
里急后重為臨床常見癥狀之一,表現為下腹部不適,很想解大便,然而又無法一泄為快。
“里急”即形容大便在腹內急迫,窘迫急痛,欲解下為爽;
“后重”形容大便至肛門,有重滯欲下不下之感;肛門、直腸及髓尾部墜脹,總有“排便不盡感”。
兩人在藥方里加木香、檳郎以行氣而除后重。
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
這個藥方是很對癥的,甚至可以作為治療血吸蟲病的輔助藥方。
不過。
此方卻不能根治直腸腫瘤。
連用了三副藥依舊沒有根除病癥,兩人就勸說袁樹森到其他大醫院看看。
就算是不到六院治病,到協和、京城大學醫院等大醫院看病還不成嗎?
袁樹森只是將自己的病當成頑疾,而不是惡疾,并不是大病,將李林、姜山兩人的醫囑當成了耳旁風,并沒有放在心上,只是在犯病的時候到扎鋼廠醫務室抓一點兒藥而已,甚至有時候根本就不經過李林和姜山兩個醫生,拿著藥方直接就讓護士幫著抓藥了。
上半年評出來的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各有一百多人。
整個京城醫療工作者都沒有入選,石景山鋼鐵廠卻是有一個入選全國勞模的。
這個全國勞模來扎鋼廠講過課,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講課的時候楊廠長、婁董事甚至是蘇國專家一起陪著,易中海這家伙很是羨慕。
人家演講的時候這家伙也是熱血沸騰,羨慕的很。
演講結束,這家伙回到鉗工車間以后還對袁樹森說以后別老想著看病,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也許。
將來。
他可能也會成為京城勞模、全國勞模。
袁樹森咧嘴笑著,高興的點點頭,仿佛自己真的成了勞模一般。
此后。
這家伙果然不再積極的到醫務室看病了,小病都是忍著。
陳雪茹要到魔都去了。
臨走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