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山窮水盡才后悔?下跪也沒用!
并不是李平安愛惜羽毛不肯冒險為袁樹森治療,而是沒有必要。
協和醫院可能有氮芥這種藥物。
蘇國紅十字醫院可能有氮芥甚至是鈷60治療儀。
現在手術已經不能對他的疾病進行控制,留在六院有什么用?
還不如到其他大醫院進行治療,沒準兒還能多活一段時間呢。
眼見哀求也沒有用,袁樹森只能離開六院去協和醫院了。
很不巧。
協和醫院也沒有氮芥這種藥。
畢竟是化療藥,不但貴,用處也不多。
在當時。
很多癌癥患者都是根本就沒有將疾病檢測出來就死了。
協和醫院以前是從蘇國進口過這種藥的,一直都沒有用出去,最后還是調劑到蘇國紅十字醫院那邊了,至此,即便是協和醫院也不再進口這種藥物。
袁樹森心情復雜的去了蘇國紅十字醫院,心中想著難道是自己的命不好,到哪里都沒有能給自己治療的藥物、設備,還是自己真就是病入膏肓了,沒人愿意醫治,要是冒險給自己醫治,可能要承擔治死人的后果。
不過。
等到了蘇國紅十字醫院以后事情有了轉機。
醫院不僅有氮芥還有鈷60治療儀。
氮芥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5h11cl2n,是最早用于臨床并取得突出療效的抗腫瘤藥物,為雙氯乙胺類烷化劑的代表,屬細胞毒性藥物。
本品進入體內后,通過分子內成環作用,形成高度活潑的乙烯亞胺離子,在中性或弱堿條件下迅速與多種有機物質的親核基團(如蛋白質的羧基、氨基、巰基、核酸的氨基和羥基、磷酸根)結合,進行烷基化作用。
氮芥最重要的反應是與鳥嘌呤第7位氮共價結合,產生dna的雙鏈內的交叉聯結或dna的同鏈內不同堿基的交叉聯結從而抑制癌癥細胞的復制。
這種藥主要用于惡性淋巴瘤及癌性胸膜、心包及腹腔積液,對其他癌癥也有抑制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別顯著,后世李平安那個時代這種化療藥早就被淘汰了。
鈷60做為一種化療藥對直腸癌的療效并不是很明顯。
腫瘤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局部治療方法。
放射線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α、β、γ射線和各類x射線治療機或加速器產生的x射線、電子線、質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
大約70%的癌癥患者在治療癌癥的過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療,約有40%的癌癥可以用放療根治。
鈷-60,核素符號60co,半衰期為5.2713a,可用作制作γ放射源、β放射源和γ同位素熱源等。
鈷60治療儀對直腸癌是有作用的,甚至,在早期的時候放療的作用和手術差不多,如果連用效果更好。
如果袁樹森聽從李平安的建議,早點兒到蘇國紅十字醫院看病,就算是不做手術也有徹底治愈的希望。
不過。
放射治療的療效取決于放射敏感性,不同組織器官以及各種腫瘤組織在受到照射后出現變化的反應程度各不相同。
放射敏感性與腫瘤細胞的增殖周期和病理分級有關,即增殖活躍的細胞比不增殖的細胞敏感,細胞分化程度越高放射敏感性越低,反之愈高。
此外,腫瘤細胞的氧含量直接影響放射敏感性,例如早期腫瘤體積小,血運好,乏氧細胞少時療效好,晚期腫瘤體積大,瘤內血運差,甚至中心有壞死,則放射敏感性低。
生長在局部的鱗癌,較在臀部和四肢的腫瘤血運好,敏感性高;腫瘤局部合并感染,血運差(乏氧細胞多),放射敏感性下降。
因此,保持照射部位清潔,預防感染、壞死,是提高放療敏感性的重要條件。
袁樹森癌細胞已經轉移,直腸等處的細胞已經有壞死,并不是特別的敏感。
無論是用氮芥放療還是鈷60化療都是有很強副作用的。
氮芥對局部組織有較強刺激作用,反復注射的靜脈可引起靜脈炎和栓塞性靜脈炎,藥液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腫脹、疼痛,甚至組織壞死、潰瘍。
還能造成食欲減退、惡心、嘔吐或腹瀉,其中嘔吐較突出。
骨髓抑制是氮芥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可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明顯減少,最低值出現在用藥后7~15日,2~3周可恢復。
其他副作用有頭暈、乏力、脫發、閉經、不育等。
放療的副作用會影響到軀體、腦部以及肺部、消化道等方面,造成諸多消極影響。
放療、化療大概進行了一個月,副作用越來越多,當時的治療手段和李平安后世的時代相差太遠,簡直是天壤地別。
不得已。
蘇國紅十字醫院的醫生不得不停止治療。
這個時候基本上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放療、化療確實對癌細胞擴散起了抑制作用。
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